吏治清明歌舞昇平,我縱使想攪什麼渾水,也並無人失心瘋了肯拿著全家的腦袋跟我幹。他有朝一日若真正從那九五之尊之位跌了下來,不是因為我邵勁,是因為這天下千萬萬食不果腹的子民!”
一陣疾風忽然從窗戶外灌入,被王一棍拿在手中的燭火猛地搖曳一下,角落的陰影登時張牙舞爪地竄了上來,他只見那一貫開心得不太著調的東主屈起手指狠狠敲了桌面上的地圖一下,神色嚴肅之間,被這陰影一渲染,竟有了幾分狠厲之態。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應該還有一章=0=
☆、第一五三章 走馬
一切正如意料之中。
從邵勁接二連三的樹敵之中吃飽了的明德帝在邵勁消停下來沒有兩天;就因言官上奏邵勁“尋機生事、中飽私囊”而下旨令其閉門思過。
邵勁並無二話;當日下朝就回到府中,閉門謝客,做出一副恭聽聖訓的模樣;其乖巧的模樣叫明德帝都有些不適應了。
這還不止;在閉門思過其間;邵勁也沒有閒著;也不知從哪裡漏出了訊息;說是其在家中將自己掌管兵營及練兵的一些技巧想法都寫了下來;如果說邵勁不管從出身還是其相貌禮節學識,都不被這京師中的高門權閥,清貴書香所看在眼裡的話;那至少在練兵一事上;邵勁還是很入了些飽讀之士的眼睛——至少明德帝是很重視這一點的。
因此訊息傳出的一時之間,有若石塊紛紛入池塘,也不知驚起了蘆葦後的多少野鴴鷸。大家登時或明或暗地想要借那傳說中的書籍一觀。
而這傳說中的兵書,此刻正安然放置在明德帝的桌案之前。
相較於生活頗為簡樸的昭譽帝和寧王,明德帝黃煊實質上是一個頗喜奢華女色之人,因此雖昭譽帝過世還僅百日,這後宮之中是又進了好些個被寵幸的宮女,而那勤政殿中,凡百裝飾也一一換了樣,只拿最簡單的蠟燭來說,便由原來普通的紅燭變作了白祥燭,這蠟燭因通體白色、其點燃的光線又比普通蠟燭亮而得名,但照價在市場上要逼普通的紅燭貴上三分,而到了宮裡便作五分,因此僅蠟燭一項,一月下來的支出便要比之前更多一半。
但這些都是小事了。
明德帝此刻正翻閱著邵勁呈上來的兵書,因從頭到尾都是用大白話寫的,關鍵的陣型那邊還用了詳細的圖畫來表明,因此幾乎一目瞭然。
明德帝翻了兩翻之後便讚道:“這邵棒槌至少在軍隊上,還有兩三分功夫。”他看向跪坐在一旁仔細燃香的林世宣,“文成何以看?”
林世宣字文成。
他笑道:“陛下是知道的,學生於這兵書事物並不如何精通,再者陛下目光如炬,陛下既說了不錯,那臣亦不必再看,一定是很不錯了。”
明德帝被林世宣逗得一陣笑。
他坐回位置上,撫著膝蓋嘆道:“文成是有大才的,還是幫朕看看吧,朕亦是登上了這個位置才知道什麼叫做‘戰戰兢兢,時時自勉,唯恐踏錯一步’啊!”
林世宣這才不再推拒,欠欠身,便將那冊子接到手中來。
只是接過了他也並不立刻翻閱,而是招來一旁的內侍用清水淨手,淨手後又用布巾擦拭,如此反覆三次之後,方才雙手拿起那本冊子,先細細地撫摸著封面,跟著又輕輕翻開第一頁,去看那目錄與開頭。
一旁的明德帝暗暗觀察林世宣的舉動,見其鄭重其事地對待自己遞過去的東西,這便先在心裡頭點了點頭。
林世宣這時已經看了開頭,只聽他笑道:“恭喜陛下,不管其內容如何,至少這本書是邵大人認認真真寫就的。”
明德帝心中自得,嘴上卻問:“何以見得?”
林世宣便解釋:“臣曾見過邵大人的字跡,而這書中字跡與邵大人一般無二,這便可以推斷此書正是由邵大人親筆所著。再次看書籍墨跡,其中並無錯字,這便代表著邵大人寫作的時候十分認真;再看紙張,其上僵白如新,尚有一些異味,可見是剛剛付印而出,但書頁處卻有細小卷邊,不應當是書社的人疏忽,那就只可能是此書在付印之後常被人所翻閱。”
林世宣這時將書按下,笑道:“其翻閱之人,想必是邵大人了。”
明德帝讚歎道:“好個文成,若是剛才不逼你一逼,又叫你蒙過了一次!”
林世宣只推說“雕蟲小技”。
明德帝又問:“既然如此,那文成你看,邵棒槌想去西北之事?”
這就是在問策了。
林世宣頓時一陣沉吟。
當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