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躋身於仙家級數,但人數不多,對於堂堂燕地第十脈而言,仍然是過於單薄。”
秦先羽默然不語。
眼下對於他而言,修道最重。
若只是收下幾個徒兒,授法相傳,閒時指點教導,倒還不錯。而若是要收下上百後輩,即便是耗費盡全部精力,不惜耽擱自身修行。恐怕都難以面面俱到。難以把這上百弟子教好。
“小師叔祖心中憂慮。弟子亦是知曉,而此事已然請示過掌教。掌教真人實則亦有此憂慮,經過商議,方才定下此事。”
“今後中州燕地第十脈落定,須得有小師叔祖成就真仙道祖的時候,這一日來得越早,那麼第十脈便越能早些定下。本門上下,其實都期待這一日早些到來。”
“授徒不免要耗費精力。耽擱自身修行,這是本門上下都不願見到的。”
“雖然小師叔祖已經得道成仙,修行的日子不似之前那般緊迫,但距離成就真仙道祖還有極長的一段距離,而元胎化道這一步誰也不敢妄言打破,不知要困阻多少年月,甚至永世都可能困頓於此,連掌教真人都被這一步困住了數百年之久。”
“本門上至太上長老及掌教真人,下至諸脈弟子道童,俱都等候著小師叔祖成就真仙之日。更不願您老人家為此而耽擱,拖延了中州燕地第十脈現世的日子。甚至阻了您的修道之路,無法成就真仙道祖,令得中州燕地第十脈不能現世。”
明途說道:“因而此事經過了多次商談,才算定下。”
秦先羽默然良久,才問道:“何以定下?”
明途沉聲道:“只要小師叔祖將這上百弟子劃歸第十脈,後續的傳授教導便不必小師叔祖費心,他們可以在聽音閣聽講,可以有本門長老**,可以由我和玄衝長老等諸位長老擇人而授,根據各人不同,傳授不同的劍道功法及劍訣法門。”
秦先羽如此想來,心中竟覺十分妥當。
他自身本就不曾教授過徒弟,也對燕地的諸般劍法不甚熟悉。
這些弟子在聽音閣或鬥法閣聽講,經受仙宗經千萬年摸索出來的教導方式,再由玄衝明途等人傳授燕地的劍法,總比秦先羽的傳授還好。
燕地的弟子本就該習劍,而秦先羽對於劍典功法及劍訣法門的認知,都不如玄沖和明途等人熟悉。
這般說來,明途所言其實算是極為妥當的做法。
“當然,也不能全然是我等授法。”
明途說道:“小師叔祖身為第十脈首座,對於這些弟子的教導自也應當略微上心,也可擇取其中較為出色的收歸門下,加以教導,畢竟……小師叔祖身具道劍,屬於第十脈的根本,日後總要有嫡傳弟子接下您的道劍傳承之法。並且,您所修習的先天混元祖氣功法,實也頗為不凡,雖然沒有本門劍典這般與劍法相輔相成,一脈相承的特性,但卻是另外一種道路,未來第十脈的弟子,或許也能修行先天混元祖氣,直指大道,走上小師叔祖修行煉道的道路。”
秦先羽聽得沉默。
他身為十脈首座,日後他親自教授的弟子自然便是嫡傳,傳承的應是道劍,至於先天混元祖氣反而還是其次,畢竟中州燕地的許多功法都不遜色於這一部紫府神庭混元祖氣真訣。甚至對於適合習劍的中州之人而言,燕地的劍道功法才是最適合修行的,並且與劍道功法對應的劍訣法門,一脈相承,忽有補益,甚至兩者幾乎能夠不分彼此,劍道造詣與本身道行幾乎不能分開。
嫡傳弟子該傳下的只是道劍,其他的手段倒還在其次。
但紫府神庭混元祖氣真訣是一部較為不凡的功法,故而若有合適的弟子,也不妨傳下。
“且去看一看這上百名弟子。”
……
傳聞第十脈開始收徒,令得許多長老及弟子都十分激動,但礙於門規,無人敢擾,只是門中上下頗多議論。
似善仁善信善盈善柔這些與小祖師爺較為熟識的,更是激動莫名,雖然自知已經劃歸各脈,不可能再入第十脈,但也不妨礙他們激動歡喜。
尤其是在雲州和小祖師爺一別之後,小祖師爺再度歸宗,已經得道成仙,隨後便又閉關,至今還未有得以拜見。
儘管他們在外邊等候,可秦先羽仍然沒有見到他們。
因為第十脈收徒一事不容打擾,善盈等人都被隔在較遠的位置。
秦先羽來到聽音閣。
這裡有上百個孩童,最大的也僅十三歲,最小的僅有四歲,他們十分稚嫩,但卻都有出色的一面。也正是因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