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師姐弟便獻醜了!”
再度坐下,二青和大白,一人操琴,一人弄簫,整個大殿,再次傳來悠揚的曲調。不知何時,外面的飛鳥似是受此琴簫之音吸引,紛紛投入殿來,悄然停在周圍,完全不懼生人,斂翅傾聽。
見這場面,許多仙人雖有所感,卻也未去打擾,依然閉眸傾聽。
一曲奏畢,大殿內外,已經鋪滿了各色各樣的飛鳥。
見琴音與簫聲停止,這些飛鳥似又回過神來,卟稜稜振翅飛去。
眾仙見此,紛紛送上掌聲。
漁樵老叟感慨道:“如此琴簫技藝,確實近乎於道,比起我家小徒兒來,確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小詩,你得多向岑公子與白姑娘學習學習才是。”這漁樵老叟倒也不是那種死要面子的人,當場告誡。
而他身後的女徒弟,則是乖乖躬身領命。
此時,卻有仙人說道:“漁樵仙此言卻是差矣!我等皆為修行中人,琴簫之技,乃是末流之術,學得再精,又能如何?與其於此等末流之事上浪費時間,還不如多花點時間打磨自身法力來得實在!”
雖然,這位名叫玉真人的仙人這般說法,有些影射二青和大白的感覺,但是大白反而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跟著點頭。
這讓二青多少有些無言,難道大白聽不出來,這傢伙其實是在影射他們捨本逐末嗎?
玉真人此言,有人附和,但也有人反對。
最為反對的,反而是那火龍真君,他直言道:“玉真人此言卻是有些謬誤。正所謂,一法通,百法明。琴簫技藝,雖為末流,但能夠明白其中道理,與修行一道而言,卻也有益無害,或可觸類旁通。再不濟,它還可以清神明思,以免修行時,操之過急……”
有些人覺得,火龍真君這話,似乎也沒毛病。
於是,一輪辯論大會,就此展開。
雖然辯手只有火龍真君和這位玉真人。
結果兩人辯來辯去,最後,都將問題拋給了二青。
他們問二青,修行多少年頭了?如今修為幾何?
二青無奈,只好道:“吾生兩百六十三載餘,離山前有七載,訪道十三載,幸遇恩師,經百載而化形凝丹。習琴簫技藝,亦有一百三四十載,如今三花只聚一花,實在愧對恩師栽培。”
聽到二青這話,許多仙人都想打他!
他們當中,可不是所有人都是人類修行者,有一部分可是由妖怪修行而成,比如火龍真君,又比如西海釣鰲客公羊道人。
即便是大白,這時候都想給二青一打白眼。
即便是一些人類仙人,其實也有點想唾他一臉的感覺。
雖然他說的都是實話,也說得很是謙遜。但是,就他這個修行速度,卻是連一些人類修行者都比不上啊!
過度的謙虛,難道不是吹牛?
第233章 七十二變
不說其他人,連火龍真人都想捶他一頓。
因為相較而言,二青身為妖修,其修行速度,要比他快得多。雖然他也算是太上的弟子之一,可卻不如那些親傳弟子。
不過,這個牛吹出來,效果還是有些的。
至少,大家再看向他時,便不再僅是因為驪山老母的面子。
畢竟,這樣一個修行上的天才,即便身為妖修,只要他沒有中途夭折,將來踏入太乙境界,不過是遲早之事。
他們這麼多人,有多少被隔在太乙境界門外的?
不說其他人,那三位三國時期的仙人,左慈、于吉、葛玄,皆被阻在這個境界之外多年。他們也是修道天才,修道至今,只比二青多些年頭罷了。當然,他們比二青幸運的是,他們不需要像二青那般,需要從妖身修成人身,再來修行那些術法。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的修行速度,也沒比二青快多少。
二青的悟性,也只比大白稍好一些,但是大白卻需要花四百年去走化形凝丹這條路。可見最關鍵的,還是二青有眉間豎眼相助。
於是,大家很主動的將這件事情略過,不再去找不痛快。
堂堂人類,比不過一條蛇,想想都覺得有些丟人。
那位西海釣鰲客公羊道人哈哈笑道:“雖說這宴上,有天地奇珍不少,但還缺少一樣海味,所謂千年王八萬年龜,最是滋補不過……”
“來來來,老公羊,你我百年未見,不如先切磋切磋!”
此時,一位光著腦袋的老仙人衝公羊道人叫道。
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