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海天之中飄揚傳盪開來。

滄海,扁舟,瑤琴,玉簫。

滄海煙波浩渺,扁舟隨風逐浪,琴音鏗鏘豪放,玉簫悠遠婉轉。

紅狐掌筏,乘風破浪,雖速不甚快,但亦尚可。

大白弄簫,二青操琴,琴音蕩蕩,簫聲繞繞,使得這本有些枯燥乏味的航程,都變得有些生動活潑起來。

隨著那琴音簫聲於這海天之間傳盪開來,不少大魚小魚,似是被這樂聲吸引,朝他們圍繞而來,或躍於水面,或潛於水底,或歡快的噴著水柱,又或騰空展鰭,隨那旋律翩翩起舞。

那魚兒,有紅的白的,黑的藍的……各色各樣,各款各式,以二青那點可憐的海魚知識,幾乎十不知一。

那場面,就熱鬧紛呈起來了。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場面,卻是引起了海底龍宮的注意。

那正在龍宮裡數著他那寶物的老龍王,感覺到海波有異,似有人在這方海天興波作浪,便招來左右,詢問因由。

有巡邏夜叉回報,“海中有人御舟橫渡,舟上有人操琴弄簫,那琴音簫聲引來四方海魚相和,遂有此景。”

老龍聞言,不由自語,“樂聲引動萬物同鳴,此近乎道矣!不知是何方高人來我這北海,爾等且點齊兵將,隨我出海看看!”

“喏!”

第77章 北海龍王

陽光普照,海風徜徉。一葉扁舟,隨波逐浪。簫聲悠悠,琴聲蕩蕩。魚兒翩翩,煙波漾漾。二人相顧,眉眼歡暢。

那波光粼粼中,大小魚兒隨音起舞,翻波弄浪,好不愜意。

此情此景,著實讓人不忍破壞。

只是,二青和大白哪裡會知道,他們不過是彈個琴,吹個簫,就能引來這麼多海魚的追隨,就能引起那北海龍宮的注意?

他們壓根沒有意識到,在這水面之下的深海之中,便是那北海龍宮落座之所。直到那老龍王率著一眾水族兵將,分水而出,而後踏波寧立,遙遙聆聽這方仙曲,二青和大白這才意識到有些不對。

只是見對方一副搖首撫須沉醉其中,未上前來打攪的模樣,二人卻也未停止手中動作,而是用心將那最後一闕給彈奏完。

待那琴音簫聲漸歇,海中游魚也漸漸潛入深海,二青和大白相視一眼,但是那位老龍王卻是依然閉眸陶醉。

那老龍王,與二青印象中的那些龍王看起來,無甚差別,頭頂黃金琉璃冠,方心圓領赭黃袍。額邊有角顯崢嶸,髯須環頸意舒豪。

良久,那老龍王方才回過神來,見二青和大白朝他看去,便御浪而前,朝二青和大白拱手道:“敢問二位,可是那驪山古仙老母座下弟子岑白二仙友?”

仙友!?

二青和大白聽到這個稱呼時,俱都愣了愣。

需知,在他們的印象當中,他們從來都是被人稱之為妖孽的,哪裡有人叫他們為仙友的?

即便是八仙之二的那兩位上仙,也只稱呼他們為道友。

可見,這老龍完全是在抬高他們的身份啊!

只是,堂堂北海龍王,有這必要嗎?

不過仔細想想,似乎也能說得過去,畢竟龍雖尊貴,卻也只是萬鱗之長,萬獸至尊,真個論起來,依然還處在‘獸’的範疇。

那麼,抬高他們,不也等於是抬高他自己麼?

至於這老龍為何能一眼看出他們,應該也是很好解釋的。

果然,看到二青和大白臉上露出疑愕之色,那老龍便解釋道:“前幾日,本王那於北海南岸鎮守的孩兒傳訊回來,說是有義士相助,他才能除去那頭興風作浪,為禍一方的妖章,還與本王細說了二位仙友的師門,以及那急公好義的作風,果不愧為古仙弟子!今日一見,本王可算三生有幸爾!”

但這誇讚一波接著一波,卻是讓二青有些摸不著頭腦。

話說,這堂堂北海龍王,有必要對他們這麼客氣嗎?

看在他們師尊驪山老母的面上?

這個可能性有,但應是不大。畢竟西蜀劍閣那些個老道們,也不是不知道他和大白的師尊乃是那驪山老母,可那些老道們還不是依然敢對他們動手?在那些老道看來,只要不打死就行了。

二青覺得,那些老道敢這樣做,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老母就不是一個護短的古仙。

她確實做到了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

不論是自家弟子,還是天下眾生,她都能做到一視同仁。

二青相信,若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