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隨意擴軍。
再加上同樣首先於怪物資源,更沒必要全員皆兵。
這使得華夏短時間內能出動的正規兵力有限。
其他各國也是一樣,因為是跨境作戰,華夏也不希望被其他各國聯軍架空,有意控制援兵,所以預估總兵力不會超過一千五百萬。
這已是舉全球之力。
而這樣的兵力,要對付一個人口超過十億,正規兵力超過三億,普遍級別強過一倍的地精帝國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除了進一步想辦法挖掘自身內部的潛力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自由職業者下手。
國內已經開始著手米國當年的西部大開發政策,放自由職業者團體入境,允許他們在地精遞過獲得自己的領土,還有就是利用好各大異族勢力了。
地精帝國現在擁有大約1120個衛地,陷地650個。
陷地且不去管,這些衛地就是最好的機會。
每一個被地精侵佔領土的種族都會希望藉此機會反攻失地,甚至反過來在地精界分一杯羹。雖然地精界貧瘠,但缺的是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和怪物資源還是很豐富的。
所以上層才會指定計劃,讓原辰飛去進攻那些衛城,從而給其他異族機會。
加入一千多個異族聯合起來進攻,那地精帝國就危險了。
人族也才真正有可能消滅這個龐大的地精帝國。
伊索爾德明白原辰飛的計劃,他想了想道:“一千多個衛地呢,靠你一個人,三十天可跑不過來啊。”
“不是三十天,是六十天。”原辰飛糾正:“匠神給的任務,是三十天沒錯,三十天完不成再加三十天,但反過來說,也因此沒有限制必須在三十天裡完成。”
“那也不夠。”伊索爾德道。
“所以我不會去跑全部的衛地,總有一些衛地,是需要各族自己去攻打的。”
“那就意味著需要各族付出足夠的兵力代價。”伊索爾德道。
“他們會同意的。”原辰飛回答:“集中兵力攻擊一點,本來就是兵家常態。以前各大異族不這麼做,一是因為各族沒有聯合的契機。二是因為地精帝國本土有足夠的支援力量。”
一千一百個衛地,以每個衛地三十萬地精計算,也就是三億多地精,地精本土還有七億地精。
這些地精幹嘛的?除了後勤供應外,就是針對各地進行支援的。
如果有任何一個異族想要集中力量攻擊某個衛城,地精本土就可以派出大量兵力支援,從而確保內部不失。
這也是各大異族明明可以集中兵力一個個解決,卻最終始終會保持一定衛地和陷地的原因。
有傳送門在,想靠偷襲解決問題實在太難了。
但現在如果有一支大軍在地精本土掀起浪潮,對於那些有著地精陷地的異族而言,就是個調集兵力進攻的機會。
沒有諸神的任務限制,他們完全可以調集大軍迅速拿下衛地,反守為攻。
相比原辰飛的個人單挑,這種戰略上的優勢才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華夏高層現在已經開始針對地精帝國擁有衛地的各族派出大量遊說人員商討此事。
按照上面制定的方針,只要是願意在這段時間發起反攻的異族,人族在佔領地精界後,都會預設他們在地精界的衛地權力。而且在地精領土建立的衛城,所有異族可以在以衛城為中心的方圓百公里範圍內自由行動。
就是說,地球人族在官面承認了各大異族在地精領土的權益合法化,將以衛城為中心的百公里範圍都劃分給異族。
這是典型的割地條約,但反正割的是地精帝國的領土,人族不心疼。
對於各大異族來說,這樣做的好處就明顯了。
一是收服一個陷地,還獲得一個衛地,二是該衛地受到當地承認,不會遭遇攻擊。這就意味著各大異族不需要在這個衛地放置太多兵力。
兵力太重要了。
精靈族明明比地精族強,卻混的比地精族差,就是因為人口太少,兵力不足。
現在能夠得到一塊不需要大量駐防兵力的衛地,那自然是最開心不過。
不過華夏高層也是根據各方貢獻來劃分。
百公里自由區,必須是自主攻城才可以。如果是有原辰飛幫忙的,那就只能是五十公里。
象精靈族這種直接過來打掃戰場的,理論上連衛地都不用給你。
但誰叫原辰飛現在和精靈族關係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