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竹恭敬說道:“啟稟聰辯老先生,只因武林中近年來有不少英雄好漢喪生於自家絕技之下,江湖上紛紛傳言,是號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姑蘇慕容氏所謂。而小僧的師伯祖玄悲大師在大理國身戒寺受自身絕技‘韋陀杵’而圓寂,也不知與蘇姑慕容氏有無干系,敝派自方丈大師以下,個個都是心有所疑,因此特意邀請姑蘇慕容氏以及天下英雄,齊往敝寺分說個清楚明白。”
“既是如此,那這英雄帖我們就收下了,嗯,小師傅,正巧我這裡有一部貴寺的經書,是一位朋友玩笑從貴寺之中擅自借出,如今就借小師傅之手完璧歸趙吧。”
從任務資訊中回過神來的凌牧雲點點頭,伸手從懷中將阿朱留給他的易筋經取出,向虛竹遞了過去。(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里救童姥
虛竹在送完英雄帖,並問清楚了凌牧雲等人的名號之後,便帶著凌牧雲交給他的易筋經下山回寺了。其實凌牧雲若想要交還易筋經,有的是更好的渠道,大可不必借虛竹之手。
只是凌牧雲自知因為他的原因,虛竹原本歷史上的機緣奇遇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再遇到了,這讓他多少覺得有點對不住虛竹,因此便故意將易筋經給虛竹轉交,並言明這是達摩祖師留下來的手書真經。
如果虛竹真有福緣,能夠將這易筋經看懂練成,那也算是他的一番心意。假如虛竹窺不出易筋經其中的玄奧,那也只能怪他自己命中無此福分,凌牧雲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而就在虛竹下山不久,少林寺的達摩院首座玄難又帶著幾名少林**來到擂鼓山上,竟也是向凌牧雲並蘇星河等人送英雄帖的。
原來此番少林寺廣撒英雄帖,卻也分不同等級,一般的江湖武人,自是由像虛竹這般的僧人送上不具名的英雄帖,見者有份。而像凌牧雲、蘇星河這等江湖中赫赫有名之輩,卻是都由少林寺中玄字輩的高僧親自去送上具名的英雄帖,以顯尊重之意,
凌牧雲自從聚賢莊一役之後,威名響徹武林,而蘇星河在武林中也是有名的高手耆宿,薛慕華神醫妙手,在武林中面子極大,又與玄難有交情,所以他們的信便由玄難這個此番下山送信諸僧中身份最高之人來送。
只是玄難身為少林寺達摩堂首座,在寺中所管事務繁多,為了處理雜務,便晚下山了幾曰,不想虛竹竟然誤打誤撞的搶在他前面將英雄帖送到了凌牧雲等人的手中。
在玄難送帖離開之後,凌牧雲忽然想起一件事來,算算時間,距離天山靈鷲宮轄下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密謀反叛天山靈鷲宮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天山童姥因為到了重修之期,功力衰退,又要防備李秋水,結果被轄下的烏老大等人誤打誤撞的擄下山去,烏老大等人在密謀大會上要殺祭旗,歃血為盟,還是虛竹正好撞見,將天山童姥救了下來,這才讓一代絕世高手的天山童姥免於死在烏老大等為她奴役的奴僕手中。
可如今受到凌牧雲這隻小蝴蝶扇動翅膀的影響,虛竹並沒有像原本歷史上一般受無崖子傳功,成為逍遙派的掌門人,送完英雄帖便直接回山了,自然也就不會再誤打誤撞的闖到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的大聚會上去,更不會救下天山童姥。如此一來,天山童姥豈不就危險了?
想到這裡,凌牧雲立即吩咐薛慕華等人託朋友打探留意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等人的蹤跡,以便他前去營救天山童姥。三十六洞、七十二島這麼多的邪魔外道,要在哪裡聚會肯定聲勢不小,當地的武林中人不可能毫無察覺。
畢竟論逍遙派的輩分,天山童姥還是他的師伯,凌牧雲總不能眼看著他們逍遙派的本門前輩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喪生在一群不入流的邪魔外道手中吧!
況且凌牧雲若想完成“位面之主”這個隱藏任務,以他現在的實力還差得遠,他雖然不知道少林派的掃地僧武功具體有多高,但比逍遙三老高是一定的,弄不好甚至可能是先天圓滿之境的宗師級人物。
而此時距離重陽少林大會也只有半年多一點的時間了,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自身實力提升到有資格挑戰掃地僧的層次,也必須要藉助天山童姥,因此無論於情於理,凌牧雲都非得救天山童姥不可。
事實證明凌牧雲的安排果然是對的,沒過多久,薛慕華等人的關係便傳來訊息,說是在陝西境內發現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中人的蹤跡,看行蹤都是往西去的,似乎要往甘肅去的架勢。
凌牧雲在得了訊息之後立刻就要下山,而王語嫣也跟隨他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