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後世郭靖在說出那段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話時,想必,他的那份成就會有自己的一份吧。
“七師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當尹志平離開後,郭靖看著韓小瑩問道。
“這句話的意思啊,是指的俠義的精神。為俠者,不但要技壓群雄,還要有情有義;不但要有情有義,還要心懷天下。一個武者,只憑著一身武藝闖蕩江湖,只求名聲,而從未拯救過他人,那算不上俠客,只是一介匹夫而已。若一個武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從不坐視奸邪之輩為所欲為,這可以稱得上俠客,但也只是小俠。真正的大俠,應該是那種心懷天下,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這樣的人,才會被世人所敬仰愛戴,才會流芳百世。靖兒,你一定要做一名大俠。”韓小瑩語重心長的教導道。
“恩,我記住了。”郭靖聽到韓小瑩的描述,心底也向往成為這樣的人。
很多很多年以後,當別人都稱讚郭靖是一代大俠,為國為民,忠義無雙的時候,郭靖都會謙虛的推讓,因為他的眼前總是浮現著一個人的身影。
是那個人告訴了自己何為大俠,也是那個人告訴了自己,要成為一名大俠。
那個人教授他武功,督促他學習,教他做人,讓他總是心懷感激。
她就是韓小瑩。
。。。
尹志平揹負著行囊,用不遜色於馬匹的速度向著南方跑去,心裡在傷感之餘,還充斥著對未來的嚮往。
在這裡的六個月,讓他找到了自己所愛的人,也擁有了一段新的生活。
不過在終南山也好,在蒙古也好,尹志平總感覺自己和這個世界有些格格不入。
因為知曉未來,在先知先覺的情況下,他做什麼,都可以輕鬆的達到目標。
他知道哪裡有武功秘籍,哪裡有奇遇,什麼時候會爆發戰爭,又有誰會在以後死去。
但這些預測都是基於他前世作為原著的讀者才能夠知道的,但也證明著,他對於這個世界,始終是一個外人。
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依託郭靖這個主角發展而產生的結果。
順著這條道路繼續下去,自己或許可以變得很強大,成為這個世界最厲害的人,但總歸是一個局外人。
因為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自己還不是主角,假如自己是一本小說的話,讀者大概會覺得還不如去看原著。
要想讓故事精彩,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有價值,那麼就需要打破這種限制,找尋自己的人生。
而現在自己打算做的,想要去做的,就是要前往南宋,幫助這個羸弱的政權,擺脫滅亡的命運。
(一直沒有想好到底歷史的部分要不要著重去寫,因為武俠涉及太多歷史就缺少些趣味,而且還容易出錯。但是我想,假如不去改變歷史,不去發展出新的故事,大家都會有不如去看原著的想法。本來關於尹志平在臨安的部分要輕輕鬆鬆帶過,但現在打算完善一下,寫的細緻一點,而且會有更多的角色出現。當然,也不會寫成歷史小說。)
第三十三章:梅超風
從蒙古離開,尹志平第二個目的地就是金國都城中都燕京。
和真實歷史不同的是,現在成吉思汗還沒有率領騎兵攻至中都城下,金國皇帝完顏珣還沒有屈服議和,也沒有逃離中都,遷都汴梁。
所以中都還是金國都城,也就是後世的北京。
因為一年半後鐵木真才會滅王汗,在歷史上滅王汗的時候金國皇帝還是完顏璟,所以現在金國皇帝應該也是他,那麼六王爺完顏洪烈的原型應該是那個在歷史上只活了兩年的完顏璟六兒子完顏忒鄰,只不過在這個歷史中,他沒有早早夭折,反而有望成為皇帝。
尹志平前往完顏洪烈的王府,目的自然是九陰真經的下卷。
自己有易經鍛骨篇在身,所以九陰真經下卷記載的大部分武功自己都可以修煉。
不過九陰真經下卷的人皮卷軸在梅超風身上,那可是一流中最強的高手。
以尹志平現在的實力,跑是能夠跑掉,但卻遠遠不是她的對手,所以只能智取。
那麼尹志平苦練了一個半月的妙手空空就有作用了。
在原著的劇情中,朱聰就是靠著妙手空空,以江湖二流的身手,從梅超風的懷裡偷去了九陰下卷,然後給郭靖抱匕首所用,讓郭靖陰差陽錯的獲得。
這就是尹志平為何要學妙手空空的原因,不僅為了增加手速,更重要的是可以偷取九陰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