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狹小墓穴之中,也是施展不開。”
未歡王爺臉色震怒,罵道:“哪個再敢多嘴,本王將他滿門押入大牢!”群雄氣息一窒,不敢強硬,但心中皆千百遍的痛罵。
未歡王爺道:“如今國家有難,正是存亡危急之時,你們這一個個老太爺躲在深山老林,不為國效力,不投軍打仗,日子好過的很,眼下本王讓你們派些用場,居然還敢多嘴?”
人群中有一漢子高喊道:“王爺,這墓中之物,終究只是虛妄,未必真有什麼寶貝。即便有寶貝,又豈能挽回敗局?”
未歡王爺笑道:“我手底下也有能人,算到這墓地中必有神物,一旦出土,便可無敵於天下,爾等只管聽命行事,何必囉嗦?”
當即有人便想:“如果此言為真,那玩意兒我必偷偷據為己有,要這奸王空歡喜一場。”
未歡王爺見群雄似乎服帖,甚是滿意,又道:“不久之前,本王確派人下去探路,結果再無半點音訊,再栓上繩索,遣人入內,繩索斷了,人卻沒影,這墓穴確實有些鬼門道。”
眾人臉上變色,紛紛問道:“這下頭妖魔如此厲害,王爺可有應付之策?”
未歡王爺道:“大夥兒都是掘墳的行家,自然對付得了兇狠妖怪,本王正要問你們主意。”
其中有明白人漸漸想清楚:“此人捨不得手下送命,竟讓咱們代為送死?”大半打起退堂鼓來。
未歡王爺揮了揮手,不再多言,走下高臺,鑽入一山洞之中。又有一和尚走了出來,站在眾人面前,身軀高大肥壯,滿臉皺紋,鬍鬚灰白,有人認出這和尚法號“應駝”,江湖上聲名顯赫,據傳武藝高強,深得巢國國君賞識。
應駝僧道:“請諸位施主隨老衲入內。”
眾人四下張看,見山坡上站滿士兵,手持弓弩,難以抗衡,也不敢違命,隨那應駝僧走入一線山縫,行了約莫三里地,只見群山層構,亂道交結,從遠處望去,山上黑乎乎的滿是雜草,卻像是汙泥一般黏住山石。
再看山下樹林之中,有一碩大地洞,徑約兩丈,周圍石塊堆砌,想來是不久剛剛挖掘開來,一條寬闊階梯斜著向下,延伸至暗不見物的黑影中。
眾人圍成一圈,探頭探腦,忐忑不安,陸振英小聲說道:“這便是咱們萬仙的‘千神墓’麼?”
盤蜒點頭道:“多半錯不了,但為何會叫做千神墓?莫非這陵墓中埋著數千人麼?”
兩人胡亂猜測,毫無頭緒,便在這時,人群中也有人問到:“莫非墓中那千萬個死仙作亂?殺了下去偷盜之人?”想起其中可怖之處,誰敢多向前走上一步?
便在這時,那未歡王爺率大軍騎馬而來,停在近處,翻身下馬,走到應駝僧身旁,說道:“此地便是‘怨怒千神墓’,許久以前,這地方有一摩崖山莊,有一位山莊莊主夜夜做夢,夢中見到千萬個鬼魂向他索命,此人雖然膽小,但精通墓中玄機,登時想到這下方有墓,故而以此命名,告誡後人這墳墓何等厲害。”
他等了片刻,對應駝說道:“讓他們快些進去吧。”
應駝朗聲道:“王爺有令,要諸位快些入內,莫要耽擱。”
有許多漢子登時大怒,罵道:“咱們好端端的過日子,也不欠你們巢國什麼,為何要替你送死?當真欺人太甚!大夥兒和這害人王爺拼了,就此反他孃的。巢國氣數已盡,大夥兒今後不必再受此人惡氣。”
未歡面有怒容,斥道:“大膽,將這些惡徒反賊一個個捉住了!”
應駝應聲而動,驀然已至人群之中,袖袍一轉,乃是他一門‘五龍五鷹’的佛門神通,這袖袍拂過,內力宛如繩索,便是水中五龍,天上五鷹,也一併手到擒來,群雄措手不及,瞬間被應駝捉住三人,和尚舉起俘虜,當做兵刃掄動,誰人也不敢阻攔,應駝再騰空一躍,回到未歡王爺面前,將那三人摜在地上,說道:“王爺,便是這三人叫的最是響亮。”
未歡狠狠道:“這些可恨反賊,留著何用?動手!”三個兵士拔刀上前,將那三人腦袋砍下,頓時血濺當場,慘不忍睹。
群雄相顧失色,都想:“這應駝武功如此了得,咱們中無人能敵,難不成非要替這奸王當擋箭牌、燒火柴不可?”
就在這時,忽然有一人影從士兵中鑽出,晃動幾下,手掌如鷹爪,直取應駝咽喉,應駝豎眉瞪眼,喝道:“何方妖孽?”
他乃當今世上佛門中成名人物,身手之強,江湖上廣受讚譽,見敵人這一招“鷹爪手”指力極佳,不敢疏忽,袖袍翻卷,罩向那人頭頂。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