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命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海守平盧,別將高秀守大同(今內蒙古鳥拉特前旗東北)其他各部於夜間可是行動,向南進軍。
第二日早晨,安祿山出薊城(今北京西南)南,檢閱部眾,公開發布文告,他要率領所有的部下討伐楊國忠,有人敢有異議,煽動軍人不從者殺其三族。
十一月十五日,李隆基得知安祿山造反訊息後,開始佈置防禦,由於李隆基的不重視,僅僅派遣特進畢思探去東京(今河南洛陽)金吾將軍程千里去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在當地招募軍隊,並組織當地的團練兵,準備迎敵。
十六日,安西節度使封常清上朝,李隆基就安祿山叛敵事徵求他的意見,封常清毫不在意的道:“因為太平時間很長,人們聽說有賊做亂,都很害怕。但事有正反兩面,形勢也會突然改變,我願前往東京,開啟府庫,募集戲勇之士,從容的度過黃河,很快即可取安祿山之首獻給陛下。”
李隆基聽後,十分喜悅,十七日,李隆基即命任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封常清十日後到達東京,募兵六萬,於斷河陽橋(在今河南孟縣南)防止叛軍南進。
十九日,安祿山到達博陵南(即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縣)其部將何千年將從太原劫持的楊光歲押過來見,安祿山發怒呵斥楊光歲依附楊國忠,將其斬首示眾,接著,安祿山使其假子安忠志率精兵駐於土門(即井陘,在今河北井陘西北)又以其將張獻誠代理博陵太守。
安祿山到達藁城(今河北藁城)常山(今河北正定南)太守顏杲卿自己感覺力不從心,難以拒敵,遂與長史袁履謙出城迎接叛亂的軍隊。二十一日,李隆基從華清宮宮回到京城,殺死安祿山京城的兒子太僕卿安慶宗,賜榮義郡主自盡後,把朔方節度使安思順調任戶部尚書,另以朔方右廂兵馬使、九原太守郭子儀做靈武太守、河南節度採訪使,又一次以金吾將軍程千里為潞州長史,同時,還在叛軍有可能到達的地方設定防禦使,由州郡長官兼任,準備迎敵,另,以京兆牧、榮王李琬(李隆基第六子)為元帥,以右金吾大將軍高側錠為副元帥,於京師募集兵力十萬,號稱天武軍,準備東征。
十二月初一,高仙芝統率飛騎(宮城的守衛軍)、驃騎(京城的守衛軍)及部分新募兵,還有邊境計程車兵在京者共五萬餘眾,出師東征,初二,安祿山從靈昌(在今河南滑縣西南)渡過黃河,初五,原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太守郭納投降,命其部李庭望為太守,駐守陳留,安祿山率大軍逼近滎陽,命其手下殺手潛入滎陽城,殺死太守崔無破。
封常清從虎牢關(在今河南滎陽西內)敗退,一直西退,直到東都洛陽,葵園(今河南洛陽市郊)一戰,唐軍又敗,十二月二十日,安祿山叛今年攻陷大唐東都,封常清與高仙芝合軍放棄陝郡,駐守潼關,在潼關處與安祿山軍隊僵持不下,安祿山見久攻不下,率兵退去,其時,河南的監汝、弘農(治靈寶北)、濟陰(治今山東定陶西)、濮陽(治基山東鄄城北)和河東雲中(今山西大同市)諸郡皆投降於安祿山。
陳留被攻陷第三天,李隆基打算親自出兵,下令詔書令朔方、河西、隴右各節度使率所部兵力,除留守邊鎮城堡的兵員外,限制日期為二十日,全部趕到京師、長安彙集。二十二日,李隆基準備釋出制書讓太子李亨監國。當月,封常清、高仙芝死於潼關。
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封大燕皇帝,改元聖武,以達奚列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
同年六月初九,崔乾佑攻克潼關,守將哥舒翰被俘,十日,李隆基在興慶宮召見宰相楊國忠,楊國忠和高力士主張李隆基逃離京師,前往劍南道,十二日,李隆基親御勤政樓,入朝的大臣很少,李隆基宣佈自己準備“御駕親征”然而,沒有一個人相信李隆基的話,表面上,李隆基宣佈以京尹魏方進為御史大夫兼置頓使,京兆少尹崔光遠為京兆尹,充西京長安留守,宦官、將軍邊令誠掌管宮闈鑰匙,而此時,李隆基的親征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逃往劍南道。
六月十三日凌晨,李隆基離開了長安城,中午達到咸陽望賢宮,晚上眾人抵達金城(今陝西興平)金城裡的一間房屋裡。
張良娣疲憊的靠在李亨的懷裡,看著李亨道:“太子殿下,現在我們的機會來了,明天父皇肯定會出發前去馬嵬驛的,我們就在馬嵬驛逼父皇讓位吧!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大唐就真的完了,失去長安城,退守劍南道臣妾並不認同這種做法,長安城一毀,大半個大唐就全部都落入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