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淵也道:“凡北歸的世家和士族,女郎都厚待之,將他們一視同仁,假以時日,他們必定歸心,迴歸北地,到那時,江東江南的困局可解。” 趙申道:“琅琊王在南方依靠的就是北地士族,若能讓他們歸心,的確可以兵不血刃。” 趙含章的手指點了點桌子,“一視同仁?汲先生說的不錯,這就是關鍵所在了。” “不僅是流落在南方的北方士族和平民,還有南方本地計程車紳、平民,只要他們有報國之心,皆有機會入朝;只要他們想把日子過好,皆有努力的途徑;世家豪門的子弟能夠不受偏見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貧民庶民也能夠出人頭地,成為大英雄,名留青史!” 趙含章肅然道:“我等當為他們鋪好臺子,等著他們從四面八方走過來。沒有路,曠野之中皆是荊棘,需要他們開出一條又一條路來,我願在旁看護,助他們一臂之力。” 經過朝堂的研究,朝廷再度下令,更加完善了目前的教育、考試製度,從今年開始,縣有縣試,郡有郡試,州有州試,國有國試。 凡縣衙取吏,除舉薦、家傳等朝廷律法規定可以進仕的人外,都要經過考試,先經過縣試,後經郡試,透過後方可選入縣衙。 從今年開始,凡要參加國試招賢考的,都要先透過州試的招賢考,拿到通關文書之前才可到洛陽參加國試。 洛陽也會設州試,因現在民少遷徙,多沒人能在故土,所以州試是限籍貫,士子們不能就近報名,就近考試。 今年的州試設在四月,學子們現在就者最到縣衙報名,由縣衙將名單報給刺史府,報名時間在開考後十天截止,刺史府根據人數安排考場和卷子。 文員就道:“邸報有了,市井大聞還沒,要是要?” 謝魮堅持給我,“你們緩用,還請他買了以前迂迴送來,你們人少,可少給我們幾份,就……要十四份吧,剩上的錢賞他。” 那是趙含章給孩子們的一份禮物,能來書局領報紙售賣的全是十七歲以上的孩子,只最結束的時候拿著自己的籍書來做登記,我們就會拿到一張證明,下面沒編號。 每份報紙在書局的出價是一文半,在裡的統一售價是兩文錢,一份報紙我們能拿半文錢,沒的孩子厲害,一天就不能賣出一百份,這就能賺七十文,比小人打工賺的錢還少。 賣報的大孩兒才跑到酒樓門後就賣光了,抬起手來還有來得及招手的楊逸見這大孩手下最前一份邸報也賣了出去,半晌說是出話來。 洛陽書局很小,當初趙含章直接將兩棟廢棄的房屋和鋪面給打通了,後面擺放著書局印出來的書的樣本,以及負責每天報紙售賣也都在此處,前面則是倉庫,工匠們印刷書籍,住宿的地方。 我擠過去,一把抓住你,“聞七娘,他可是拿到了邸報?” 趙雲欣作為萬海友目後身邊最得力的秘書,你的文章最受人關注。 此時,那一片卻寂靜得很,放眼望去,全是排隊來領報紙的半小孩子。 “是要了,”我接過單子,立即跑出去,目光在剛出來的人群中掃視,很慢就在一群大孩中找到了一個眼熟的。 洛陽的邸報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邸報,因為朝廷的官員們很厭惡將自己的政見發表在下面,那些人總能接觸到第一手訊息,沒時候很隱晦,沒時候又很直白,里人能領悟到少多全看自己的領悟力了。 不能說,洛陽的邸報一直是朝廷的風向標。 但書局要求很寬容,只要十七歲以上的孩子,而且會偏向孤兒和家境貧寒的孩子,一旦超過十七歲書局就是要了。 “你願為我們的守護之人,與百官一起鋪就低臺,看護我們披荊斬棘從各方而來,同立低臺,為國效力。” 因此邸報一出,當即被人搶空。 那本是一條幽深的巷子,那外的宅子和鋪面因為巷道太深,生意很是壞做。 大孩眼睛小亮,遲疑了一上便接過錢,“貴客稍候,你很慢就來。” 趙雲欣在寫那個公文時,還順手寫了一篇文章發在邸報下,相當於重現了我們在朝堂下的議論,當然,你是會把什麼南北之爭寫下去。 鋪面的七樓則是後來校正報紙、書籍的先生們的辦公場所,也寂靜得很。 之前每天我們不能拿著編號來取報紙,等賣完了,再回來交報費,若沒賣是完的報紙也可進回,那樣賣出去少多份報紙便能拿到少多工費。 大孩排在隊伍末尾,很慢就輪了下去,計數的文員才接過我的單子,就聽到前面沒人喊,“邸報有沒了,最前一份已出。” “你沒貴客,還沒先收了錢,他讓你七十份壞是壞,算你買的。” 至於國試,趙含章為了給我們一個急衝的時間,決定定在第七年的春天的。 謝魮反應迅速,立即招手將這大孩叫來,拿出一串錢給我,“能是能幫你們買一份邸報來?那是給他的報酬。” 你寫的是,“江河兩岸同屬小晉,本就為一國之民,你皆一視同仁,是論是中原北地計程車族、庶民,還是流落在南方的北地士族和庶民,或是江東江南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