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藉口,便總是將這想法拂之而去,偏還又心安理得。
此刻瞧見老父如此蒼老,那神情又如此悲切,原承天心中怎能不痛?想來老父若是健在,也已近百歲高齡了,人生在世,七十者稀,此刻所見老父,若依得這禪師的話說,不過是自己的心中所想罷了,這便是說,那老父極可能早不在人世。
為人之子,卻不能養老送終,又因自己少小離家之故,惹得老父日夜掛懷,終日淚水不幹,此情此景,真是情何以堪。
一時間,他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就這般無聲的滑落下來。他雖知這老父的身影,皆是虛妄,也情不自禁的跪在老父面前,叫道:“孩兒不孝,孩兒不孝。”
只是那老者怎能聽到原承天的話,仍是直直的瞧著遠處,喃喃道:“孩兒,為父知道你來歷非凡,不過是藉著我家,成就你的大道,只是那大道雖好,若是無心無情,終不是了局。”
言罷老者身影微微一晃,就此不見了。
原承天痛徹心肺,忍不住大哭起來,叫道:“父親,父親,是孩兒錯了,孩兒定要想方設法,去報答您老的養之恩。”
卻聽那禪師嘆道:“痴兒,子欲養而親不在,你又如何報答,何況那父母養育孩子,又豈是存了圖報之心?不如且存了這份心以待世人,庶幾可減心憂。”
原承天緩緩點了點頭,道:“大師之言,必銘肺胕。”
他不肯立起,猶自長跪,似乎這般方可略減心中愧疚,唯一可慶幸的是,他的心中,終是還有老父的一點影子,這或許說明,他雖是一直以來太上忘情,可此情只是忘卻罷了,卻遠未至絕情之境。
心中念及此,那四周景色又變,面前是一湖碧水,兩岸蘆花正盛,有孤雁飛來,掠水而過,卻又振翅而飛,不知往何處去了。
此景雖也是秋色濃濃,一片凋肅,可比之剛才的蒼茫世界,自是多出了一線生機來。
他喃喃的道:“雁過長空,影沉寒水,只可惜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看來在下終究是無情無意之人。”
禪師點了點頭,道:“本禪子所見,卻與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