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部分

尼塑像背後,南無觀世音菩薩塑像面東站立,左右侍童子。

而一個老僧正在觀音金身下,擦拭灰塵。這人便是興國禪寺的主持,法明禪師。

其人不入武林,禪法高深,昔年出身大相國寺,後來到興國寺做了主持。

左明珠只見到那觀音面東的牆壁上,大筆揮就著一首五言律詩:

數里城南寺,松深曲徑幽。

片湖明落日,孤蜂插清流。

雲繞山僧室,苔侵石佛頭。

洞中多法水,為客洗煩愁。”

李志常指著這首詩道:“小明珠,你覺得這首詩如何?”

左明珠道:“脫塵絕俗,清幽淡遠,融情融景,恰如其分。”

李志常又道:“你可知這首詩是誰寫的?”

左明珠道:“誰?”

法明道:“就是你旁邊這吝嗇道士寫的。”

李志常道:“算你個老禿還算老實,我這一首詩,要是寫在別處,白吃白喝一百年,也沒人指責我,偏你這麼吝嗇。”

法明合十道:“陸游居士曾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志常你又何必貪天之功為己有。”

李志常嘿嘿一笑道:“貪了天功,他也未必能把我怎樣。”

法明搖頭苦笑,這人什麼都好,就是不敬天地,不敬鬼神。頗有昔年那些禪林巨擘上天下地唯我獨尊的氣概,若非如此,法明也不會交他這個別派之交。

這時候一對少年夫妻,也走進大殿來上香,他們不拜如來,徑自來到觀自在之下,跪在蒲團上,十分虔誠。

不過李志常隱隱感覺,這對少年夫妻似乎是來找他的。

因為這對夫妻入殿之時,居然不曾看他一眼,而且法明也沒招呼。這絕對不正常,李志常這具廬舍,好歹也是仙風道骨,走到哪也不至於讓人忽略過去。

他若有所思的看了法明一眼,只見到法明眉間笑意,怎麼都沒掩蓋住。

李志常心下明瞭,這個老禿,估摸著又把自己賣了。

他朋友不少,不過在山東濟南附近,就只有法明一個朋友,只要有心,至少都可猜出,李志常有五成可能來這裡。

其實李志常本不打算來,只不過左明珠這丫頭,說起齋菜,他不禁起了口腹之慾,故而往此山而來。

那對少年夫妻緩緩起身,轉向面對李志常。只見他人長得不但很英俊,而且看來很斯文、很秀氣,穿的衣著雖然並不十分華麗,但剪裁得卻極合身,質料也很高貴,顯然是很有教養的世家子弟。

PS:感謝生煎牛排和寶寶熊貓的打賞

第十七章無眉畫眉

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一定會惹人注意的,何況他身邊還有個非常美麗的妻子。

這對風采過人的少年夫妻,竟然對著李志常下拜起來。

李志常側身避開,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他不想去求別人,更不喜歡別人求他。

李志常對著法明淡淡道:“法明禪師這個你作何解釋?”

法明知道李志常叫他‘法明禪師’,語氣十分客氣,其心中分明是很不高興。

他暗歎:這下可惡了這小子了。

那少年道:“小生李玉函見過李道長,這不怪法明禪師,是我們自己做主,在這裡等李道長的。”

那妻子說道:“因為我們不想跟蹤李道長,怕你不高興,又恰好知道你來了濟南,所以才抱著僥倖的心態,在這興國禪寺等你。”她蛾眉淡掃,不施脂粉,更美得不帶絲毫煙火氣。

只不過眉宇間總像是帶著三分憂鬱,臉色也蒼白得不太正常,竟像是在生病,而且病得還不輕。

但這種病態的美,卻最迷人。

不禁讓李志常想起了西施。

而且這對少年夫妻,看似弱不禁風,可是眼神明如秋水,內功怕是深湛的很。年紀輕輕,能把內功練到這種程度的少年人,實在不多,來歷只怕也不小。

李志常在這世界呆了許多年,自然知道許多事,他很快就從少年李玉函的名字,猜出了幾分東西。他淡淡道:“你叫李玉函,不知跟李觀魚怎麼稱呼?”

李玉函微笑道:“那正是家父。”

在三十年前。薛衣人名聲還未到最鼎盛的時候。擁翠山莊的主人李觀魚。曾經在劍池的試劍石邊,柬邀天下三十一位最著名的劍客,煮茶試劍,而李觀魚卻以一口古魚腸劍,九九八十一手凌風劍法,令三十一位名劍客都心悅誠服,推為天下第一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