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人難以置信。”
李志常轉過身來道:“即使神聖仙佛也有追求美好的權力,超凡入聖如莊周不也曾娶妻麼,情之一物有人避之不及,有人捨生忘死,終究失了偏頗。”
獨孤鳳正色道:“好了,石青璇為見你這一面其實在你院落之外等了好幾天,不然你以為你才出關就能聽到她的簫音只是偶然麼。”
李志常神情一震,嘆息道:“我這才知曉青璇對我的情深意重。”
獨孤鳳淡然道:“收拾起兒女情長吧,臘月初八便是你和四大聖僧論道滅神之日,此戰關乎天下局勢,比你託付給我去攻伐巴陵之事更為重要,因為你去長安面對的可不只是四大聖僧。”
李志常道:“鳳姑娘不必有所憂慮,縱然四大聖僧和寧道奇聯合起來,要想留住我也是不能的,兵貴神速,我這幾日就準備去往關中,等我回來時不僅佛門會聲勢大挫,我也會將楊公寶藏安然帶回。”
獨孤鳳輕聲道:“你有這信心便好,我只希望對手越來越多,來磨礪我這把劍,自從離開獨孤閥後,我才知道天高海闊,可以恣意妄為是多麼令人陶醉的事情。”
李志常道:“鳳姑娘你天資之高是我生平罕見,在武學上的感悟也超越前人,只要你沿著這條道路走下,終有一天你能知道除這世界之外尚有許多驚喜。”獨孤鳳本來若是因為家族的羈絆,別說破碎虛空便是入微的境界也很難辦到,正因為她斬斷一切因果,才能走出獨孤家的武學藩籬,到達一個先祖獨孤信也沒走到的層次。
而助她做到這一切當然離不開李志常的干係,世間一切因緣際會,因此李志常便是獨孤鳳的緣法所在,她也明白這一點,才願意相助李志常。
南陽城中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大氣喘喘,兩人稍微平復一下情緒,寇仲道:“若是南北對峙,荊州便是南方政權必須爭奪的地方,可以說南方的命幾乎掌握在荊州手上,李道爺眼力太賊,先一步就下了襄陽,而且從襄陽平定南方,就不懼長江天險,如今的形勢對他簡直已經算的極為有利了,可惜老子廢了大半力氣幫王世充解決李密,這小子轉臉就大封親族,對我們卻形同陌路,實在可氣。”
徐子陵道:“這也是由於我們毫無根基的緣故,我早說爭天下並非少帥想得那樣容易,不過我們從揚州城出來,也不知道面臨多少絕境,不是照樣聲勢越來越大麼,只要仲少你不放棄,終究能成就舉世無匹的功業。”
寇仲道:“實在沒想到這話會從小陵你口中說出來,一世人兩兄弟,我知道你一定能幫我,其實我之前想要爭奪天下,還是因為李世民和秀寧的緣故,如今趁著我們大業未興之前,我們還有退步的餘地。”李世民已死,寇仲當年對李秀寧的怨憤其實早就消了大半,只是他絕不會讓李閥得到天下的,不然怎麼能解氣。李閥失去李世民後,實力並未減弱,而且少了派系鬥爭,反而加強了內部凝聚力,雖然李世民手下的天策府眾將散去部分,仍舊有不少人才歸到李元吉和李建成手下。以寇仲的眼光自然看得出北方仍舊是李閥最為強勢,而且此次之後寇仲算是看明白王世充難成大器,竇建德雖然有劉黑闥以及葉孤城的幫助,不過寇仲估計北方最多仍舊是雙雄並立的局面,而且竇建德很難得到北方大族的支援,關隴集團這龐然大物更會給竇建德帶來強大的壓迫,說起來只要李淵不犯錯,三年五年北方必定給李閥一統。
徐子陵和寇仲心意相通,自然明白了寇仲此時有退縮的意思,他說道:“仲少難道現在準備放棄爭奪天下了,你忘了你跟天刀之前的承諾麼?”
寇仲苦笑道:“我是清楚這一點,所以才猶豫不決,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異族人再次統領漢人的土地,這是底線所在,我已經準備好幫助李道爺,直到天下一統,我便和子陵歸隱,決不參合中原的事情了。”他對局面的精準把握,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本領,這方面便是徐子陵也不如他,現在他放棄了當皇帝的夢想其實反而感到自在,說到底爭奪天下他仍舊當做一場遊戲,細細想來效仿衛霍成就不世之功,然後功成身退也很不錯。
徐子陵訝然道:“先前李道爺多次請你你都不去,現在你怎麼想通了。”
寇仲道:“此一時,彼一時,天刀想讓我攪亂北方的局勢,我也想在北方做出大事業,故而才幫王世充擊破李密,正是在這次中我才明白其中的訣要,北方根本不夠能給我們起事的餘地,而且我也不想受任何人擺佈,李道爺從沒強迫我們做任何事,亦不曾設計我們,這讓我萬分感激,況且如今他看似聲勢日隆其實仍舊有一大缺陷。”
PS:感謝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