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測,教人無從抵禦。
這正是東島最厲害的武功之一。無相神針,即使當初釋印神復生,只怕也是不過如此。
陶仲文拂塵已經盡數被毀滅。他道袍也生出許多口子,狼狽不堪,沒有起初那樣仙風道骨。
他此刻扔開拂塵,從地上彈射而起。雙拳朝著穀神通胸口。狠狠撞擊過去。這拳法無形無跡,無所來,無所去,大象無聲,渺於希夷。
正是當年釋印神的絕學,大象無形拳。
大象無形拳和無相神針都是釋印神平生的絕學,恐怕即使創出這門功法的釋印神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這兩門驚天動地的武功。居然也會有交手的那一天。
穀神通混芒的雙目,閃動著智慧的神光。面對陶仲文轟然而至,似乎要撞倒須彌山的拳勢,卻仍舊是氣定神閒,臨危不亂。
那無相神針,應變而化,既化生了如重錘般的勁氣抵住大象無形拳的拳勢,又分出瞭如長纓般的氣索,束縛住陶仲文這條蛟龍。
大象無形拳儘管後招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但在這當口,居然一拳都未能真正打出去。穀神通自上而下,生生將陶仲文從半空壓制下去,陶仲文居然又緩緩降落到地上,跟穀神通遙遙對峙。
穀神通居高而下,得理不饒人,長纓在手,頓鎖蛟龍,陶仲文有心衝破天關,可是無論如何變化,始終都找不到任何突破困境的方法。
大象無形拳最耗費功力,不多時陶仲文就勁力衰減,此刻穀神通一聲長笑,‘無相神針’變得急如密雨,嘯響連連,彷彿千箭齊發而至,絕不給陶仲文任何翻盤的機會。
陶仲文最後無奈之下,突然變拳為指,如彈琴鼓瑟,輕輕往上一送,至剛至陽的大象無形拳,變為無聲無息的陰柔指力。
這種至剛至陽到至陰至柔的轉換在平時他自是無礙,但此際用出來,就頗為勉強。
但是這指力潤物無聲,居然突破了穀神通的氣錘,狠狠的朝著穀神通的胸口點殺過去。
而陶仲文也趁著此機會,掙開氣索,實是驚人之極。
他借勢衝出雲房,聲音傳過來道:“穀神不死,天下無雙,請隨我徒兒到後山跟我一敘。
穀神通緩步踏出雲房,亦不由得對這陶仲文另眼相看,不愧是得了席應真道統的人物,道門一百年來當以此人為首。
谷萍兒看著雲房裡面一塌糊塗的光景,拍拍胸口道:“爹爹剛才可嚇死萍兒了,那老道士居然這麼厲害,往常看見爹爹和人動手,三兩招就搞定了,沒想到那老道士能跟爹爹打這麼久。”
穀神通微笑道:“這道士本就是厲害之極的人物,雖然名聲不顯,可是他道統來自席應真,此人乃是自靈道人之後,道門絕無爭議的第一人,那永樂大帝的謀主,幫他奪得江山的道衍和尚姚廣孝便是那席應真的弟子,還沒得其真傳哩。”
傳說中席應真雖身為道士,卻不像其他道士一樣煉丹修道,傳播道教文化。而是以道士的身份,修陰陽術數之學,是為當世第一等奇人。
後來在靈應宮裡,席應真授姚廣孝道家《易經》、方術及兵家之學,教導姚廣孝對社會現實的深刻理解和分析,瞭解人性的醜惡,掌握世間鬥爭的手段。三十年後,姚廣孝作為明燕王朱棣的幕僚,策劃了靖難之役,以其師席應真所授之學,助朱棣成功造反登上帝位,成為大明朝最傳奇的人物之一,也被稱之為‘黑衣宰相’,奠定這近二百年來,大明朝的政治格局。
姚廣孝所得不過是席應真的權謀、陰陽術數,乃是性命之外的手段,而陶仲文卻機緣巧合下得了席應真的根本**,才造就他如此神通。
穀神通隨意跟谷萍兒說了幾句當初席應真跟東島的干連,便有一個三十許歲的中年道人從外面走了過來,比諸那個看門的道士,風采不知勝過多少。
穀神通當然看得出這個道士得了道家真傳,卻還沒得傳山河潛龍決,看來陶仲文卻沒有打算傳他這個徒弟。
道人打個稽首,對著穀神通道:“家師已經在後山等候島王,且跟我來。”
ps:感謝張琪晨他爸的萬賞,以及大梁子守護者、香香妹子、krfn的打賞
第五十三章坐化
穀神通道:“萍兒,看來你還得在這等我一會。”他知道接下來便是陶仲文將山河潛龍決這件事了斷的時刻。
陽明觀為皇家敕封,前面倒是氣象肅森,充盈宗教的感染力。後山卻十分幽靜,風景卻很動人。
穀神通跟著道人沿路而去,也得知了道人叫做許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