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會從之!徐敞能投靠襄陽王,別人也能!
花衝胡思亂想之際,皇上接著說道:“包卿、花卿,朕用你二人,是看中你二人的能力!”
皇上轉頭看著包拯:“包卿家你善於斷案且清廉剛正,花衝則有武藝在身又有江湖中的勢力,所以朕要藉助你與花衝,找出朕身邊、朝中已經地方官吏之中襄陽王的黨羽!而這一切都需要秘密進行,朕會讓王丞相、龐太師、嶽王爺全力配合你們,不過麼,此事千萬不能對外聲張,而且你們也只有三年的時間而已!朕得到訊息,三年之後,襄陽王打算結連西夏國一同起兵謀反!所以三年之內,你們能抓多少就給朕抓多少!”
包拯有些為難道:“萬歲,不知臣當如何查起?”
皇上微微一笑:“眼下正有一個機會,包卿正好可以利用。”
“什麼機會?”
皇上正色道:“陳州大旱,百姓饑荒,朕要派你往陳州放糧,賑濟災民。”
包拯眉頭略皺,不解道:“陳州放糧與查襄陽王的黨羽有什麼聯絡?莫非陳州官員有其一黨?”
皇上瞟了一眼龐吉,龐吉急忙低頭,皇上轉目朝包拯道:“三年前,朕派龐太師的義子,安樂侯龐昱往陳州修建河堤,三年未曾完工。前不久王丞相上本,陳州災荒之中,此人囤積居奇,盤剝百姓,造惡頗多,朕要你往陳州放糧,主要的目標就是這個龐昱!”
包拯微微掃了一眼王延齡和龐吉,開口道:“莫非此事與襄陽王有關?”
仁宗皇帝點頭道:“龐太師昨日交給朕一封龐昱的家書,信中寫明其已拜入襄陽王門下,並勸龐太師一同歸降襄陽王,做他的內應。”
龐吉急忙跪倒:“臣死罪。”
皇上擺手道:“太師何罪之有?乃是大大的功臣,此事正好就是捉拿襄陽王黨羽的突破口,包卿,你要仔細斟酌,朕等你的好訊息。”
包拯叩首道:“臣定不負聖上所託!”
“好,包卿免禮,此事你打算怎麼做,可有什麼需要朕幫你的,朝中三位宿老都在,你也可以趁此說明,朕當全力支援。”
包拯沉吟片刻,抬頭道:“萬歲,臣想求一道御刑!”
皇上不解道:“御刑?”
包拯正色道:“不錯,臣不過四品知府,那龐昱乃是安樂侯爵,又是太師之子,臣有何能將其治罪?臣請御刑,為的是將之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龐吉三人都是一驚,龐吉更是脫口說出了聲。
皇上道:“為什麼要就地正法?難道你不想從他嘴裡套出什麼東西麼?”
包拯正色道:“不必,他與襄陽王溝通,必有書信等物證,而且身邊當有親近之人可以為人證,將其治罪不難。”
王丞相納悶道:“那為何不押解入京,交付大理寺審訊,由萬歲定奪呢?”
“王丞相,襄陽王的黨羽在暗,我等在明,由陳州入京,一路之上難保無事,倘若安樂侯被人劫走,朝廷威嚴何在?襄陽王或可趁機起事,那些首鼠兩端之輩,經此一事,難保不會投效其麾下,故而包拯認為,押解安樂侯入京,頗有風險,不如奉御刑就地處決,一則陳州百姓稱頌吾皇英明,二則震懾襄陽王及其黨羽。”
王丞相等人皆恍然大悟,顯然包拯心思很細,將各方面的心思都已算好。在他眼裡,將安樂侯治罪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處理。
皇上沉思一陣,對包拯道:“既然如此,朕賜你一道御刑,但具體內容朕現在還沒想好,愛卿可有何主意?”
包拯搖頭道:“臣亦尚未想好。”
花衝在心中默默道:“公孫先生。。。雖然不知道您現在在哪,但是我對不起了。。。剽竊個專利先!”
“回萬歲,臣花衝對這御刑有一想法,請吾皇定奪!”
;
第二十四章 陳州放糧
“花愛卿,這御刑你想好了?”
花衝自信滿滿道:“回萬歲,臣也不過是有個想法而已。”
“說來聽聽。”
“臣想此御刑一來要顯示皇家威嚴,以此震撼奸邪,故而這御刑要有威懾力;二來這御刑首用當是在陳州,要讓陳州百姓拍手稱快,使萬民稱頌吾皇之聖明,這御刑又要有些親民方好。似凌遲處死雖然震撼,但百姓多數不敢看,金瓜擊頂這等刑具,百姓又不懂,所以臣想了一個主意,百姓又容易理解,又不失朝廷威儀。”
皇上也來了興趣,催促道:“到底是什麼刑具?”
“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