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之中取經人的八十一難來。
如今,黃風怪被斬,六賊被收,羅剎女歸天庭陣營,道佛兩家的佈局被張友仁屢屢破壞。要想湊齊八十一難,除非另行安排,否則斷無可能。
如果,自己一方設定障礙,會不會將勝利的天平再次傾向天庭呢?
他想起陸壓道人乃精火之金得道,逐開口道:“西牛賀洲有一扶桑木,上面結巢而居的金烏的先天太陽之火,不知道人可有興趣?”
“扶桑木,太陽真火?”陸壓道人笑了笑,說道:“不知大天尊準備讓貧道如何做。只要不讓貧道親自出手對付道佛兩門,貧道倒也樂得給那兩家高於頂的勢力添添亂。”
他對於天庭之中如來掃了他的顏面耿耿於懷,而且,心愧於沒有阻止十年之約,同時也想趁此機會還他一個人情,於是爽然應約。
張友仁撫掌一笑,“如今,你就暫時當一段時間的烏巢禪師吧。”
將事情安排完畢,張友仁陡然一拍腦門,暗道:糟糕,倒是忘了一件大事情。
本來,他離開龍宮,就想快速趕往五行山,提前與孫悟空這個分魂定計西遊之策。如今,長安水陸法會已開,西遊取經之事已在佛門的佈局下,提前開動了滾滾車輪,與原來的歷史走向有了新的變化,不再是張友仁所熟悉的西遊世界了。
如果猜得不錯的話,此時唐僧已經離開長安,直赴西行之路,留給他的時間十分緊迫。
如果唐僧提前揭了佛謁,孫悟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離開五行山,讓紫霞仙子的殘念生無可趣,化為天地本源,到時候,就算他再有輪迴之力,可以出入九幽,也無力迴天了。
所以,張友仁心急如焚。
他端坐雲臺,運轉紫府,掐指一算,看到的情景讓他面色大變。
“這,這可如何是好?”
他憂心沖沖,轉頭看向興致很高的眾將士,一把拉過支無祁與申公豹和敖欽三人,與王守仁和牛魔王低語幾句,快速遁風出了小世界,離開十萬大山,朝東勝神洲的五行山而來。
“但願還來得及。”
張友仁一路以趕山之力前行,一邊推算事情的經過,寄希望於唐僧的腳程不會太快,還不至於誤了他的大事。
可是,身為金蟬子轉世之身的唐僧,受到佛門大能觀音的親自開化,又有各大勢力暗中推波助瀾,在這種情況下,還會讓張友仁趕得及嗎?
第四百零七章天道不足畏
第十世轉世的金蟬子,喚名玄奘,與唐王結成兄弟,在觀音的點化下,被世人尊為唐僧,開始了他的西行之路。
因為量劫佈局,在未取得真經前,他被封印了功力,只能以腳步去丈量西行之路。
一路上,唐僧跋山涉水,這一日來到五行山下,以無上慈悲心救下佛謁壓制下的孫悟空,收了第一名弟子。
沒有張友仁的指示,孫悟空只能按照既定的安排,成為唐僧西遊取經的護道之人。
在孫悟空離開五行山,義無反顧地跟隨唐僧一道走上西天之路,他根本沒有察覺一條時常陪伴著他的絢麗彩虹瞬間黯淡,快速從天邊飛逝。
紫霞仙子的殘魂所化的彩虹遁入虛空,來到白虎嶺看到那具已是森森白骨的身體,禁不住悲從心來,她銀牙一咬,投入白骨之中,恨恨地說道:“孫悟空,沒想到你成了佛門走狗,自甘墜落地為西方教取經。本仙子就算不入輪迴,也要看看你那顆心是否真的變了。”
她一道殘魂鑽入已到腐朽的白骨之中,肉眼可見的功夫,那具白骨閃著一道晶瑩的亮光,竟然“吱吱呀呀”地活動了起來。
那具白骨直立而起,黑洞一般的雙眼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看向西方,恨聲道:“唐僧嗎,本姑娘不知你真的凡心盡褪,得了真如,還是如其它禿子一般,慈悲的外表下,是一顆凡俗功利的內心。如果你都沒有達到真如之境。又有何資格讓孫大聖這等英雄人物稱師道尊。”
此後,那白骨佔據白虎嶺一片雄山,專等西行取經人。
而此時。白虎嶺之中一頭毛髮金黃的猴頭,整日聽聞西方教雷音寺的誦佛聲,隔空傳授他無上**。這些**之中,不但包括佛門的經典,還有道家的玄功。
這隻猴頭得到**的灌注,實力突飛猛進,他不知從何處取來一枚鐵棍。威力巨大,戰鬥力一時無倆,也居於白虎嶺。稱王道祖。
西方教雷音寺的如來感應到這猴頭的成果,面上帶笑,頻頻點頭,他一聲輕喝。喚來降龍羅漢。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