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於人族已有了數百年的老子終於有了動靜。
換換睜開雙眼,老子微微一笑,道:“成了!”
說罷,渾身氣勢大漲,一座高臺平地而起,老子端坐其上,朗聲道:“吾乃太清老子,今於人族創立金丹大道,欲以金丹大道傳道人族,天道鑑之。”
說罷,老子也就不再理會眾人的反應,自顧自的講解起自己的道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一開口,老子就毫無保留的講解出他對道的理解,緊接著,句句大道箴言就接踵而出。而早已得到了葉玄吩咐的人族則紛紛朝著老子講道之處趕來,聆聽老子的教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一句一句的大道箴言不斷地從老子嘴中吐出,加之金丹大道摻雜其中,無數前來聽道的人族聽得如痴如醉,不知時間的流逝。
凡九九八十一日,老子講道方止。
靜靜地看著四周環繞著高臺滿面欣喜的人族,老子抬頭望天,微微一算,卻知道自己成聖的機緣卻是已經到了。
微微一嘆,老子踏雲而起,朗聲道:“天道在上,吾乃太清老子,今於人族傳下金丹大道,功德圓滿。吾欲立一教,其名曰:人。以人族為立教之基,吾為人教教主,教化人族。以先天至寶太極圖鎮壓人教氣運。人教,立!”
老子話音一落,早已經得到了葉玄吩咐的人族三祖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當即毫不遲疑的率領著人族拜道:“吾等參見教主!”
而隨著人族拜罷,無邊功德從天而降,卻是天道承認了老子的人教。
第五十六章 立大教,眾聖出
既然天道承認了人教,那麼老子便有了成聖之基。因此,伴著這從天而降的龐大傳道功德和立教功德,老子身上氣機流轉,卻是再度斬去一屍。
然而,雖然三尸盡斬,但是老子卻是微微一嘆——和女媧憑自身之力斬去三尸不同,他這最後的自我執念卻是借了這成聖的契機以功德之力才一舉斬下,卻是借用了外力。因此,成聖在即的他卻是無法三尸合一,從而以三尸之道證道了。
不過,斬去三尸之後再以功德證道,卻也是比直接用功德證道強上不少,只是較之女媧卻是要差了一籌。
功德落下,氣機流轉,老子成聖。
聖人降世,異象紛呈,然而還沒等老子成聖的異象散去,又有兩道威嚴的聲音傳遍洪荒:
“天道在上,吾乃盤古後裔,玉清原始。今感洪荒秩序混亂,故欲立一教,其名曰:闡。闡者,闡明天理,教化蒼生。吾為教主,以先天至寶盤古幡鎮壓氣運。闡教,立!”
“天道在上,吾乃上清通天道人。今感洪荒生靈生存不易,故而欲創立一教,其名為:截。截者,擷取一線生機,為眾生謀出路。吾為教主,以造化青蓮鎮壓氣運。有緣者皆可入吾門下。截教,立!”
兩股龐大的威壓繼老子之後再度傳遍洪荒,卻是原始,通天亦是立教成聖了。只不過無論是原始還是通天都只是斬去了兩屍就以功德成聖,卻是比老子又差了一籌。
不過,和歷史上稍有不同的是,通天沒有用誅仙劍陣來鎮壓截教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