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過,甚至是導致白馬寺被毀的僧人覺心,老住持也只是讓寺中僧侶將其安葬,並無任何怪罪之意。而寺中武僧幾次請命要找葉長亭討個公道,老住持也都是竭力阻止,這讓寺中很多僧人不解,老住持也不解釋,一切隨緣而已。 老住持年邁,又無修為,半日未食又是久站,早已經是老眼昏花,此刻秋風刺骨,老住持站在門口更是搖搖欲墜,老住持嘆息著看著門口上那方牌匾上的白馬寺三字,微微搖頭,當年鼎盛氣象恍惚中還歷歷在目。 士子惜書,農人惜田,兵卒惜劍,本就是人之常情。老住持雖說年過百歲,但也不能免俗啊。 恍惚中,老住持聽見身後一陣腳步聲響起,艱難回頭,原來是僧人了悟,了悟身材高大,捧了一碗白菜粥,急匆匆小跑到老住持身後,微微站定,這才躬身說道:“老住持,都半日未吃了,吃點。” 老住持搖了搖腦袋,正要開口說話,了悟便搶先說道:“了悟知道住持在等人,可若是一點也不吃,客人來了,老住持卻倒了呀。” 了悟看了看老住持的瘦小身軀,勸道:“老住持,到底是這把年紀了,身體要緊,強撐不得了。” 老住持思索片刻,接過粥碗,喝了小口,抬起頭問道:“了悟,我不是讓你在藏經閣抄書嗎,為何這般快便出來了?” 了悟有些窘迫的說道:“老住持,我抄完《無量壽經》之後便去提筆抄《妙法蓮華經》,只是抄了片刻,便只覺得這卷經書難以理解,適才去問師傅和無心師叔,都不能為了悟解惑,了悟這才想到老住持,想請老住持為了悟一解疑難。” 老住持點點頭,開口說道:“《妙法蓮華經》原本是我佛親口所述,由佛國僧侶記載,流傳世間。原意是教導世人人,只要誠心,皆可成佛。不過幾經佛門大能批註,現在流傳下來的,倒確實有些生澀難懂了,也罷,了悟你是哪一品不懂?” 了悟更是難為情,低聲道:“老住持,了悟諸品皆不懂。” 老住持溫和笑道:“了悟二十八品皆不懂?” 了悟點頭。 老住持搖搖頭,笑問了悟,“我佛拈花不語,諸弟子不知何意,唯有迦葉尊者瞭然一笑,我佛便把衣缽傳下,你可知曉?” 了悟點點頭,回答道:“這便是我佛拈花一笑的故事。” 老住持問,“那你可知道我為何搖頭?” 了悟露出為難之色,無奈苦笑道:“了悟愚鈍,不知何意。” 老住持一口喝完碗裡殘粥,遞給了悟,哈哈笑道:“我不是我佛,了悟你也非迦葉尊者,我搖頭便是搖頭,自然並無其他想法,了悟為何畏畏縮縮不敢盡語,也罷,既然如此,了悟你以後入藏經閣,只抄看得懂的經書,看不懂的一律莫抄莫看。” 了悟不知何意,但還是點頭稱是。 都陽城外,葉如晦當先入城,便看到不少僧侶,行進幾步之後,更是不小心與一位灰衣僧人相撞,正準備開口道歉的葉如晦,對面那灰衣僧人便提前雙手合十,對葉如晦微微躬身。葉如晦連忙將其扶起,灰衣僧人報以微笑,緩步離去。葉如晦看向僧人背影,感嘆道:“都說都陽城內僧侶可達十萬人,今日一見,這句話不假呀。” 無意僧人微微點頭,笑道:“東越可稱信佛之國,這都陽是東越都城,自然便是佛城了。” 葉如晦深有感觸的說道:“若是這舉國僧侶皆入北匈,恐怕天下再無兵戈了。” 無意僧人搖頭,緩慢開口說道:“身為一國之君,自然不能允許國境之內皆是毫無戰意之民,每日參禪打坐的百姓固然好治,可這農耕諸事,可就要荒廢了,貧僧這二十年所見東越,便是如此啊。” 葉如晦停頓片刻,終究是沒有開口說話。 無意僧人望向遠處行人,淡然說道:“東越不負佛門,佛門怎會負東越啊。” 葉如晦不說話,繼續前行。他和無意僧人在城中閒逛,期間在城內二人吃了一碗素面,按照無意僧人的說法便是,在都陽吃肉喝酒是對佛的大不敬,葉如晦很想問這個和尚,平日喝酒吃肉怎麼不見如此有愧疚感,或許是知道葉如晦心中所想,無意和尚嘿嘿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之中。本意是早些進白馬寺的,不過無意和尚一再說是不急,這讓兩人在臨近黃昏時才從鬧市中起身,穿過重重街道,去往那城東人少的白馬寺。行走了半盞茶左右的時光,兩人才隱約看到白馬寺的輪廓,無意僧人感嘆道:“當年禮佛大會,白馬寺齊聚天下僧侶,如今一劍而已,物是人非了。” 葉如晦沒注意聽這和尚的話,只是看見那白馬寺門口,有個瘦小老僧淚流滿面。 (本章完)
第235章 老住持的師叔
門口那老僧人淚流滿面便已經讓葉如晦有些驚訝,可接下來的這一幕,更是讓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