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武曌道:「這是太宗時爵封武連縣公李君羨後人詣闕稱冤的奏章。事情要從太宗貞觀二十二年說起,當時太白星不止一次在白天出現,太史局認為是女主昌之兆,當時亦有『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流言,令太宗睡不安寢。他最懷疑的就是左武衛將軍李君羨,其小名又是女姓化的『五娘子』,心忖莫非『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應驗在此人身上。遂免其兵權,又藉口他與妖人往來將其處死。現在李君羨的後人希望朕為他平反,朕該如何做呢?」

龍鷹整個頭在發麻,若是如此,而事實確擺在眼前,否則何來喊冤的奏章,那武曌正是天命所歸的皇帝,試問一眾凡人怎鬥得過她。把心一橫道:「聖上當然須平反此案。」

武曌興致盎然地道:「願聞其詳!」

一直以來,不要說龍鷹,杜傲等人亦從沒有認真思索武曌從垂簾聽政、親自主政到登基所面對的阻力,只知她心狠手辣,凡阻擋在她登上皇帝寶座道路上的障礙,包括自己的兒子,均一律清除。其兇殘惡毒可謂史無先例,事實上反對她的力量亦是「史無先例」,換過實力和意志力稍差者,早倒下去。

到今天龍鷹置身大周皇朝的核心位置,與武曌多次接觸,始設身處地感受到武曌達致的成就背後的意義。

自春秋戰國以來,一直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到漢武帝獨尊儒學,更被道德化了,女性僅是男性的附庸,垂簾聽政可說是容許女性干政的極限。到大唐開國,家天下一姓化的儒家理念進一步鞏固深化,天下只可以是李姓有皇族血緣者的天下,其他均不具合法地位。以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聞得將有女主代唐,毫不猶疑誅除可疑的目標,認為一切理所當然,皆因女主本身已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魔門一向反儒學反禮教,為首的陰癸派且是女尊男卑,歷代派主均由女性出任。武曌出身陰癸派而竊李唐的皇帝寶座,正代表魔門在歷時數百年的鬥爭中取得翻天覆地的徹底勝利。擊敗的不獨是李唐宗室及其支持者,還有儒家男尊女卑根深柢固的觀念。

現在的李顯和李旦,雖是武曌親生骨肉,卻是李唐宗室最後兩座仍未倒下的堡壘,一切鬥爭,「傳統」和「革新」的角力,均環繞這兩座最後的堡壘進行。而武曌正佔盡上風。

如果武承嗣不是如此不爭氣,恐怕李顯、李旦早死無葬身之地。

這些念頭以電光石火的高速掠過龍鷹心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