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萬險,小僧也要取得真經,完成夙願。”
周舟笑著點頭,“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能堅持去做的,才是真正的行者。長老,此中真意,讓周某心有感悟。”
“周施主也是有佛性、佛心之人,”唐僧眼前浮現出那幾個壯漢宰虎的畫面,也是有些心驚膽戰,“只是還望周施主日後少做殺孽,自可福壽延年。”
“哈哈哈,長老說笑了,”周舟嘆道,“我就是做的這營生。”
唐僧問:“若是自家耕種,不可果腹嗎?”
周舟很淡定的反擊:“長老可知何為七情六慾?”
“自然知曉,小僧尋求佛法,自是為了超脫七情六慾。”
“長老此言差矣,七情六慾卻是不能擺脫,”周舟搖搖頭,反問了句,“長老心中之樂土,取經之所為的偉業,可是一個人人信佛、修佛的極樂之地?”
唐僧想了想,點點頭:“不。”
“那長老覺得,出家修行是不是最妥當、最乾脆的修行之道?”
唐僧繼續思索,又點頭道:“也不。”
周舟笑道:“那大家乾脆都去當和尚算了,也不動什麼七情六慾。到那時,若是一州府全是出家人,一州府不過百年就沒了人煙,若是一國都是出家人,八成也是沒了人煙。”
“這……”唐僧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辯駁。
周舟繼續道:“長老可是想說,出家修行可等極樂,舉國飛昇豈不是一件美談?”
唐僧點點頭,笑道:“雖不全是,不遠矣。”
“可長老見過了這麼多人,此時也應該知道,就算有的人修佛,六根不淨、心神不寧,怕也是難成佛。”周舟一本正經的說著,“誰能保證信佛之人死後定能成佛?若是盡皆如此,佛界豈不是因為人性太多而烏煙瘴氣?”
“這……”
“既然並非所有人都能成佛,那佛經中所說無人不可度,豈不只是笑談?”
唐僧道:“不論其他,佛法勸人向善也是好的。”
“佛法勸人向善不假,但勸人向善的方法只是隱忍和不反抗,”周舟嘆了口氣,“這一路西行,你必然能領略諸多國。用你的眼去看,用你的心去聆聽萬民的聲音,再想想,你所求的真經,到底為何物吧。”
玄奘身體略微一陣,彷彿神情有些恍惚。
他再扭頭去看,卻忘記了剛才自己所聽到的是什麼,只覺得心底封住了一段話語,可怎麼也捉它不到。
周舟剛才那句話並非用了神通,也只是單純在說話而已,甚至內容連那些天上的仙佛都能聽清。
人人都以為,這種簡單的說辭並不能動搖金蟬子轉世身,畢竟這是九世元陽未洩的取經人;而周舟說這些也合情合理,更透出了一種無法阻止西遊的無奈之感。
“前面那座山中有你的機緣,去吧長老。”
周舟停住腳步,笑著對唐僧說了一句。
唐僧知這是異人,對著周舟做了佛禮,口稱阿彌陀佛,而後騎馬向前,朝著五指山去了。
看了唐僧的背景一會兒,周舟哼著些曲調,轉身回山。
突然,山中有一股氣息沖天而起,周舟心中一驚,立刻用仙識看去,頓時如臨大敵。
碧霄正在屋中站著,對一名美麗的女子拔出了寶劍……
609章 天使一劍,血染天穹
拔劍對誰?
卻是一身穿七彩霓裳、頭上帶著孔雀翎羽,站在那風姿卓綽,但面色多是淡定和漠然。
佛母孔雀!
周舟心中咯噔一下,這位可是能和師父動手全身而退的狠人……
直接化作流光飛回了山中,反正西遊中他這個周伯通能做的已經做完了,算是一被度過劫難的他倒也不必再演戲。
“姐!別動手!”
周舟一聲吆喝,正要持劍向前和佛母孔宣比劃比劃的碧霄動作立刻停頓了下來,在那瞪著孔宣。
流光沒入了房屋中,頓時讓那些農戶和兩個婢女目瞪口呆,而周舟掃了下衣袖,這些凡人盡皆被他收到了體內乾坤之中。
隨著修為的不斷暴漲,修道境界邁入長生境,他的體內乾坤神通也有了一次飛躍,能夠將實物納入其中,更可收納飛禽走獸等活物。
倒是有點袖裡乾坤的意思。
這些且另說,周舟站到了碧霄身旁,對著佛母孔宣做了個道揖,道:“佛母不知有何見教?”
“我已不再是佛門佛母,你稱我孔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