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首長!”
李團長是特意來表揚宋缺的,說完好訊息就走後,班長也說了一些鼓勵的話,場面的事都說完了,戰友們卻發現一件事,宋缺不見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班長問道;“宋缺呢?”
一個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小夥子道:“班長,我知道宋缺在哪,我去找他。”
說完,他就跑了。
楊多海是國防生,也就是大學報考的時候選的定向,這樣國家減免學費,但是畢業了要到特別的國防部門工作。
他是去年分配過來的,比宋缺早一年,大一歲。
這人是東北人,說話十分幽默,宋缺也是大大咧咧的,所以班級裡他們關係特別好。
在炊事班門口的單槓下,楊多海看見了練習翻轉的宋缺,可能人剛來不久,還沒出汗呢。
楊多海走過去問道;“怎麼不高興啊?都被表揚了,獲獎了還不高興?!”
“你還沒畢業,就已經這樣引人注目,畢業了說不定就直接就晉級了,這是好事啊!”
從兩千年開始,國家開始探索從地方大學生直接招收軍官的實踐,就是國防生,國防生又分為定向和在學校選拔兩種,其他軍官的來源就是軍校畢業生。
一般情況下,本科畢業相當於中尉排長級別。
碩士研究生是上尉正連級,博士是少尉副營級,
這些一開始定下的初步規則。
像是宋缺,是軍校畢業的,楊多海正好是國防生,他們兩個都包括在這種系統中。
那麼通常情況下,晉級方式有以下幾種。
軍官分為兩類,技術類軍官和指揮類軍官。
指揮又分為政工幹部和軍事指揮幹部。
在戰爭年代,當然是指揮類的軍官晉級比較快,快的一年能晉級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