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腿盤膝,手交半圓,拂塵垂掛後肩,四周開始燃起檀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鄭崢以道德經為開場白,拉開這場法壇傳道序幕。
“何為道?”
“道者,萬物之所然,萬理之所稽。理者成物之文,道者萬物之所以。”
“這話也可以這樣理解,道可以說,但不是通常所說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說是無,因為他在天地混沌之前;也可以說它有,因為是萬物之始。”
“所以,我們可以從虛無中揣摩它的奧妙。從實有中看到它的蹤跡。實有與虛無說法不同,實際同出一源。這種同一之法,就叫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正是天地萬般奧妙的源頭……”
鄭崢娓娓道來,乍一聽,感覺玄而又玄,再細細一想,卻感覺大有道理。修仙者很快被他別開生面的註解吸引心神,個個全神貫注,認真聆聽。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整個天霧府響蕩著鄭崢略帶低沉,但卻極有穿透力聲音,會場鴉雀無聲,就連一干妖獸,也都一動不動趴在那裡,無論聽的懂還是聽不懂,都從鄭崢魔性聲音中,感受到天地玄奧至理。
只到三聲銅鐘巨響,鄭崢這才站起來,平靜道:“今日到此,明天卯時繼續授壇法課。”
修仙者們如夢初醒,這才發現,天空已是日薄西山。
一天時間,竟然就這麼過了。
並沒有多少人因為法課結束而起身,反正繼續盤坐,領會感悟今天所聽到的,抓緊時間融匯貫通,爭取讓自己多一些領會,多一份收成。
第二天……
第三天……
等到第七天法課結束,鄭崢長身而起,朗朗出聲道:“此次開壇授道就此結束,三日後天霧府封山閉門,還請諸位道友有序離開。”
七天講道,修仙者們或多或少有些體會感悟,聽到這話後,大多數人顯的很失望道:“掌教真人,下次開壇授道是何時日?”
鄭崢淡淡笑道:“每十年有三日,皆為重陽前後,但不對外界開放,只針對門下弟子。”
那些有門有派弟子臉上遺憾之色顯現無疑。
而散修、妖修,本來還有點猶豫,這會徹底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加入天霧府,這宗門實力強大,又有極佳洞府天地,還能專心學道,對弟子又沒什麼特殊要求,這麼好山門不去,難道真要當孤雲野鶴一枚?(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