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模糊糊,朦朦朧朧,但好像又是一張極為平常的臉,這如是把一種固定的印象在無聲無息之間,印刻在了自己的腦海中一般。
“從道而出法,從法而得道,反其道而行之,此為至高之路。”
他手中的筆轉了一下,畫出了一片長墨,那黑色的水珠揮灑,陡然化作一條神龍飛入高天。
李闢塵:“大羅封天之下,前輩是如何久留在這裡的?”
執筆人:“大羅封天無法制我,因為我已經超越了大羅。”
李闢塵:“比之十二天尊如何?”
執筆人:“若比起法力,遠是不如,這十二天尊乃世間真聖,若說萬物皆為虛妄,那唯十二天尊是真,故而他們能以真身入妄境,其餘人皆不能,這是超越我的,但是在對於妄境的理解上,他們遠不如我。”
李闢塵:“比之太一渾淪如何?”
執筆人:“太一渾淪乃世間陰陽之祖,仙神之宗,陽動而陰靜,驅光陰洗練萬物,命歲月定格諸塵,致使陰陽碾壓萬世,從而導致四大眾生在夾縫中苦苦求活。但我卻不同,他們雖然比我高出一些,但卻管不到我。”
李闢塵:“何是比前輩高?為何高卻管不到?”
執筆人:“十二天尊皆在道之內,太一渾淪居在道之中,而我……已在道之外。”
“故而境界沒有他們高,但,他們卻管不到我,大羅所制約者,皆在道之內,道之中便不敢觸及,何況我這個道之外?這天上人間,虛無真妄,任是何處也不能阻擋我。”
李闢塵:“晚輩不明,道之外?可是道之上?!聞所未聞,見所不見,得所不得,無所不能?”
執筆人:“不是,道之外,並不是道之上。”
“我放棄了自己的道,或者說,跳出去了。”
李闢塵一愣,而後皺起眉頭:“眾生修行,皆為求道,放棄道去,應當墜入凡塵才對。”
執筆人:“你看,這就是你境界不夠,理解不能,看來,我的筆鋒雖然觸及不到你,但你卻依舊在道之內。”
“我知道你是誰了,自遂古以來,八十一化中,有一化最不可言,最不可說,遊離天之外,居在世之旁,自他墜落,眾生才有人記起他的名諱……你是《清靜經》之主。”
李闢塵並沒有驚訝,以這位的力量,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執筆人忽然把書箱放下來了,那條草魚被他丟在地上,撲騰的甩著尾巴。
手中的書被夾起,那書箱很大,即使放在地上,也足達到他的腹部中央。
這還不算上面遮擋日光的布簾子。
李闢塵:“我只是來救一個故人,順帶找一下無何有之鄉的入口的。”
執筆人:“無何有境的入口?你要許願?你希望得到什麼?”
李闢塵:“什麼?”
執筆人:“我說,你希望得到什麼?無何有之鄉可以完成人的願望,但這是有代價的。你知道嗎,那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地方,是空空曠曠的桃源,亦是悲慘到極點的天上,同樣也是什麼都不存在的寂滅之地。”
李闢塵忽然怔住:“我希望得到的……”
執筆人把書箱開啟來了,在翻找著什麼,同時向李闢塵發出聲音:“想要尋找無何有之鄉的人都是希望得到一些東西的,最近的一個,是半神半魔的凡塵諸生,他很有意思,想要去死,我知道,他是要渡死劫,於是我幫了他一下,讓他去死,但讓我沒有預料到的是,無何有境出現了。”
“無何有境在告訴我,這個小子,這個眾生,他並不願意去死,他心中還有牽掛,並且連他自己都沒有發覺,所以無何有境阻止了我,這讓我很生氣,一連寫了三百三十三個死字,而無何有境一連打出了三百三十三個生字。”
李闢塵知道這是在說誰了,他向執筆人道謝:“原來如此,那人是我故友,他曾經說過的這個事情,所以後來,是無何有之鄉的門戶被前輩封下了,故而他才去死了?”
無何有之鄉可以實現願望,但是要付出代價?
所以人皇才得到了“人之威”。
所以火帝才開闢了“巫之道”。
那麼,骸骨大帝又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被歲月拋棄?丟失法力與道行?
李闢塵沒有說話,只是在腦中靜靜梳理這些東西。
到最後,問題還在於之前執筆人所問的。
心中已有悸動,但突然泛起巨大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