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道人也說道:“大羅道果,不易證得!數千年之功,也未必能夠成就。陛下想撿現成便宜,用三教精英,充實天庭,胃口忒大,卻是萬萬不行!如今天庭在九天之上,一家獨大,自領三洲福地,元靈充沛。陛下為一天之主,何不自行栽培仙眾,證道大羅?偏要舍易求難,捨近求遠,何其怪哉!”
二聖這一番話連激帶諷,頓時將玉帝說得面色青紅,如同染缸,無言以對。
玉帝惱羞成怒,拂袖喝道:“雖是三教封神,終究是天庭要務,朕有抉擇之權。眾位道友既然不以朕為意,朕也不便多留。臨行之前,只有一言相告:若是封神不如朕意。老師面前,再有理論!”說罷,帶著王母,怒氣衝衝去了。
元始天尊和通天道人見了。暗暗冷笑。太上老君嘆道:“二位賢弟若是不願,可以慢慢與其理論,又何必言語過激,將天帝氣走!”
通天道人說道:“天帝之心太大,傾三教之力,也難滿足!既然如此,不如實言相告,絕其心思,免得時時呱躁!”
元始天尊也說道:“俗雲:一事不煩二主。老師既賜下封神之寶。將封神之事交代三教,便該任由我等行事。天帝身份尷尬,在旁掣肘,總是多有不便,離去也好!”
太上老君說道:“二位賢弟只圖清淨,卻不考慮周全。天帝之意,總不能不理,否則真去老師面前理論,到時怪罪下來,我等也不好交代!”
元始天尊與通天道人哪裡不知。都笑道:“只好有勞兄長!”早將性情溫和、處事玲瓏的太上老君視作轉圜之人,故此有恃無恐。
太上老君無奈,說道:“便是二十四位大羅金仙之願不能滿足,我等也總該有個說詞,能安天帝之心,貧道才好前去說和!”
元始天尊說道:“我前次已命座下弟子南極仙翁,前去天庭當職,可顯闡教誠意!其他十數位弟子,各有天資。可望大道。如何能夠上榜成神?截教之中弟子眾多,不知師弟可能成全天帝心意?”
通天道人說道:“我截教弟子雖多。大羅金仙卻也有數。況且千萬載修行,證道大羅,何其不易!我身為其師。怎忍心讓其殺身上榜,終身受天庭奴馭?”
元始天尊也是如此想法,遂不再言。
太上老君見他們都不鬆口,一時愁容滿面!
鎮元子見他們陷入僵局,乃出言道:“依貧道之見,二十四位大羅金仙上榜,自然絕無可能。但若太少,亦難安玉帝之心,拿到老師面前爭論,殊為不美。”
太上老君說道:“道友莫非有以教我?快請說來!”
鎮元子說道:“前次議事之時,老師首肯,曾將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編成六部。三位道友不如應下六位大羅金仙,將來為天庭統略六部。如此一來,便是老師面前,亦有一番道理!”
太上老君愁容一展,回頭問元始天尊與通天道人道:“二位賢弟如何說?”
元始天尊說道:“鎮元道友之言,甚為有理。但闡教之中,弟子不多,且已出一位。這六位大羅金仙之數,只怕大部分還要師弟擔待!”
通天道人聽了,不由說道:“師兄捨不得弟子,難道我卻捨得?俱往我截教中推,甚不厚道!”
元始天尊說道:“三教之中,三弟門下弟子獨多。此事你不擔待,誰來擔待?”
通天道人說道:“師兄爭持此理,有傷情義。若是等閒弟子,截教確實甚多,要拿出六位,我絕不遲疑。只是要論大羅金仙之數,截教未必就多於闡教,兩教俱是一般。師兄既已讓南極仙翁去天庭供職,我也效仿兄長就是。要使六位大羅金仙上榜,兩教分擔,才合道理。若要獨推給截教,卻是斷斷不行!”
元始天尊聽了,嘆道:“師弟,你總一概濫收,苦勞心力,枉費工夫,卻不知其品類繁雜,良莠參差,數量雖多,甚少了道成仙之輩!否則,當不致如此!”
通天道人聽了,心中發惱,說道:“師兄,你有擇徒之義,我有傳道之心,各有道理,何必彼此相輕?想當初老師傳道紫霄宮,大開方便之門,又何分種類?且天生萬物生靈,鷹擊蒼穹,魚游水底,獸生四足,各得其理,無尊無卑,但開靈識,皆當有緣聽得大道,才顯聖人有教無類,博大寬宏,恩加於四生六道。至於其證道與否,乃是各自機緣秉性不同,自有高低,又怎能拿來說我傳道之旨?”
鎮元子聽了,不由撫掌讚道:“善哉斯言!真有老師之風矣!”
通天道人見狀,朝鎮元子施禮道:“道友真貧道知己也!請受貧道一拜!”
元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