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燕等已衝到綏成殿外。遊目四顧。只見數十名喇嘛正和一群清兵惡戰,眼見眾喇嘛抵敵不住,王青卻督率了侍衛相助喇嘛,把眾清兵趕入火勢正旺的殿中。眾人都甚是驚異,不明為什麼敵人會自相殘殺。
這卻是因為乾隆和太后之間起了齷齪。前日,乾隆見過陳家洛等人後,太后就將他找了去。原來太后耳目眾多,乾隆做的事她基本都知道。這兩年來,乾隆對陳家頗多賞賜,去年下江南時又特意去了一趟海寧。因此太后就猜到乾隆可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現在乾隆又召見陳家洛,陳家洛是紅花會首領的事太后也是知道的。所以太后就懷疑乾隆有了反滿復漢之心,特地將他找來敲打一番。太后見到乾隆後,第一句話就問他是否要反滿復漢。乾隆大吃一驚,連道絕無此事。
當日乾隆雖然是有些被逼迫,才和陳家洛等在杭州六和塔定盟。但他當時確實是起了反滿復漢的心思,想要青史名彪,成就一番遠邁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不世之功。可是等他回到北京,冷靜下來之後,卻又覺得此事危難重重,把握不大,稍一失算,不免身敗名裂。他心想:“現今我已經是皇帝,要怎樣便怎樣。若是大事能成,固然是好,可要是不成,我又當如何?我又何必捨實利而圖虛名?”他這樣一想,反滿復漢的心思也就淡了。
乾隆本就沒了反滿復漢之心,聽得太后此言,知機洩機,更無抉擇餘地,心一狠,決意一鼓誅滅紅花會群雄。便向太后詛咒發誓:三日內,必取陳家洛人頭。太后聽他這樣說才容色稍霽,可還是對他不放心,將八旗兵的兵權分給了莊親王、履親王、怡親王、果親王、誠親王、和親王、愉郡王、慎郡王,八位皇室的近支親貴。
之後,太后又取出了一份雍正留下的遺詔。那是雍正特意留下來,防止日後機密洩漏,乾隆知道了自己身世,會變更祖宗遺規,甚至反滿興漢的。雍正還在旁留下遺命:國家有變,著八旗親王會同開拆。太后命人將遺詔放置在雍和宮綏成殿,並派一百名親兵日夜看守。
乾隆知道了遺詔的事後,寢食難安。他雖然沒有看到遺詔的內容,但也猜到其中必是命八旗親王廢他而另立新君。遺詔和紅花會都是對他皇位的威脅,所以他特地邀請紅花會群雄到雍和宮赴宴,並做好安排。想要一箭雙鵰,把紅花會和遺詔一起毀掉,從此安安穩穩做太平皇帝。
群雄雖不知乾隆與太后之間的勾心鬥角,覺得此事古怪,但良機莫失,紛紛越牆出宮。
李可秀與王青已得乾隆密旨,要將紅花會會眾與綏成殿中的旗兵一網打盡,但李可秀一個念著女兒,對紅花會放寬了一步,只是協力對付守殿的旗兵。過不多時,旗兵全被殺光燒死。綏成殿中大火熊熊,將雍正的遺詔燒成灰燼。
群雄躍出宮牆,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只見雍和宮外無數官兵。都是弓上弦,刀出鞘,數千根火把高舉,數百盞孔明燈晃來晃去,射出道道黃光。衛春華問道:“總舵主,現在該怎麼辦?”
陳家洛面如土色。乾隆的背叛,使他倍受打擊。他一直都認為乾隆是他的親哥哥,待他很好,絕不會傷害他,可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他沮喪地道:“都是我不好。輕信了皇帝,害的諸位朋友兄弟身陷險境。”
慕容燕道:“陳總舵主,現在可不是你後悔的時候。等大家都衝出去後你再悔恨不遲。”
陳家洛面容一正,道:“慕容公子說的是,大傢伙隨我一塊向外衝。”
慕容燕當先殺入御林軍隊伍。群雄互相緊緊靠攏,隨著慕容燕衝殺。但清兵愈殺愈多,衝出了一層,外面又圍上一層。只見四下裡箭如飛蝗,齊向群雄射來。正危急間。正面御林軍忽然紛紛退避,火光中數十名黃衣僧人衝了進來,當先一人白鬚飄動,金刀橫砍直斬。威不可當,正是鐵膽周仲英。群雄大喜,只聽周仲英叫道:“各位快跟我來!”話聲方畢,雍和宮內嗖嗖數聲。連射了幾枝箭出來。原來李可秀和王青手下人眾殺盡了綏成殿中守殿的旗兵後,蜂擁而至。群雄這一來前後受敵,處境更是險惡。
慕容燕見眾人殺敵甚多。但不論衝向何處,敵兵必定跟著圍上,抬頭四望,果見鼓樓屋頂上站著十多人,內中四人手提紅燈分站四方,群雄殺奔西方,西方那人高舉紅燈,殺奔東方,東方便有紅燈舉起。慕容燕當即從地下撿起一張弓,拾了幾枝箭,弓弦響處,四燈熄滅。
群雄喝一聲彩。清兵不見了燈號,登時亂將起來。慕容燕道:“屋頂上諸人之中,必有主將在內,咱們擒賊先擒王!”說罷,當先向鼓樓衝去。
無塵叫道:“四弟、五弟、六弟,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