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養生息的時候,還得幫雷谷做點工,比如說修一修山路什麼的。
金魁頓時大怒:李特使,你可是朝廷特使,博靈出兵三湘,你也是強烈支援的。
我是強烈支援了,是個人都得強烈支援,這是挽救中土國黎庶,李永生正色回答,但是我也做了我能做的、該做的,跟別人相比,我做得太多了。
別的不說,比如說,你想讓博靈軍從雷谷出擊,再次攻擊荊王,我都不說允許不允許你這麼做,我就問你一句——你出兵的話,軍資從哪裡來?
博靈想給你補充軍資,首先他們得能把物資運過來才行。
什麼,指望雷谷幫你們籌備?別逗了,雷谷已經做得太多了。
這本來是朝廷該做的事,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朝廷呢?朝廷他們做了什麼?
你們這些既得利益者,都不在乎江山社稷,一個個忙著為自己打小算盤,偏偏要求升斗小民發揮情操,忠君愛國毀家紓難。
中土國之所以亂成這樣,是我們升斗小民欠這個國家的,還是管理者欠這個國家的?
做人不帶這麼無恥的!作為管理者和領導者,要點臉行嗎?
金魁對這樣的問話無言以對,他很想說,我這堂堂的老帥之子,能拋卻性命參戰平叛,我是不欠任何人的。
但是他說不出來,因為趙欣欣和李永生所作所為,一點都不比他差。
事實上,在他倆辯論的時候,順天府也在為三湘的戰局瞠目結舌。
眾人矚目的南征三路軍,被荊王府打成了兩塊,一塊龜縮於博靈邊界,一塊更是跑到了雷谷的地盤上,請求庇護。
這瞬間逆轉的戰局,令所有人揪心不已——真就沒有人制得了叛軍了嗎?
事實上,南征軍隊還是給三湘造成了沉重打擊,荊王在淮慶和會稽的軍隊,至今動不得,還在忙亂地剿殺周邊的反抗勢力。
而在三湘境內,雖然還有兩股博靈軍存在,但是荊王府根本顧不得圍剿,而是在忙碌地徵召新兵,鞏固自家的老窩。
在老巢安穩之前,荊王根本無意再讓前方的軍隊出擊——吃一塹長一智,根基不保,還談什麼天下霸業?
第六百七十八章 萬能李永生
嚴格來說,軍方的精銳們對博靈軍南征部隊目前的處境,並不感到意外。
雖然說亂拳打死老師傅,但是新兵蛋子組建的軍隊,能打成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很難得了。
大家的驚訝,無非是博靈軍南下三湘的時候,開頭太驚豔了,以至於眾人有了超過常情的期待,現在南征軍被打得縮成兩團,無非也就是被打回原形。
可饒是如此,博靈軍役房還是給其他郡的軍役房,做出了一個表率。
只要敢打,大不了也就是個輸,而且博靈軍將荊王的軍隊死死地牽制在三湘,令其無力北上,從戰略上講,並不算輸。
令朝廷和天家頭疼的是,王志雲發來了求援文書。
博靈郡要糧餉,要戰馬要軍械,要周圍其他郡支援三湘戰局——百粵郡可以派兵北上,黔貴郡可以東進。
然而,那兩郡各自有各自的情況,百粵承擔著京師糧米,大山也不好翻,而黔貴郡本來就沒什麼糧草,出兵很難,又遭逢連年災情,地方上的土司也不穩了。
不過由此也看到,李永生前往順天府,請來的密旨有多麼重要了。
若是王志雲沒有密旨,就要貿然出兵三湘的話,遭遇這種戰局,別說跟朝廷求援了,朝廷甚至可能追究他擅自出兵,跨境挑起戰端的罪名。
可是有了密旨,朝廷想都不能往這方面想,密旨不便宣之於眾,但是天家不可能出爾反爾。
不過,面對博靈的求援,朝廷真有點一籌莫展,最後還是一咬牙,令豫州郡守往博靈調撥一批糧米,再令豫州軍役使給博靈調撥過去一批軍需。
豫州軍役使直接跳腳了,我已經派了五萬大軍北上勤王,還要我們籌備軍需——我們哪裡來的那麼多軍需?
這下朝廷不答應了,你的五萬兵,各種軍資現在是幽州供應的,你敢說自己的庫房裡沒有軍需?
那我豫州還要自保的啊,郡守和軍役使聯名上書,襄王陳兵豫州東部邊界,我們的兵力也被牽制在這裡了,軍資調撥給博靈,萬一豫州有失怎麼辦?
關鍵時刻,還是李清明出面了,他表示說,豫州不撥付軍資,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即刻東征,進入海岱打擊襄王。
這兩個條件二選一,你們慢慢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