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會盡力四更。
坦白說,我求打賞倒不是為了起點幣,如此廉價的求打賞,然後加更。估計也就只有我辦的出來了,我實際上就是看光溜溜的本書最新訊息和本書粉絲排行榜不舒服,想要天馬罷了。
至於說本書的設定方面,我是儘量基於原著,但是有些不對勁的地方還請諒解,畢竟我的腦袋又不是電腦,沒有那麼好的記性。
我認為,當然是一家之言,大唐雙龍傳的層次是這樣的。
最強者,也就是破碎虛空的層次,那是能夠以“一敵萬”級別的超級強者,例如邊荒傳說裡面的孫恩,燕飛,“翻雲覆雨”裡面的浪翻雲,龐斑等等。
往下就是所謂的以宋缺,寧道奇為首的大宗師,這個層次的強者無法面對軍隊的包圍,但是卻能夠“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然後飄然而去。若是傻呵呵的不逃走,那麼能夠殺死近千人馬,但卻是必死無疑。
再往下就是祝玉妍等宗師級別的強者,雖然能夠在大軍的包圍下逃跑,但是想要“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卻是辦不到的。
所謂的一流高手,則是百人敵,能夠衝破百人的陣勢,殺死半數以上,但是若是沒有人接應,卻只有死路一條。
二流高手,弱一點,能夠衝破百名士卒的陣型,殺死二十個左右,沒有人接應,那就是必死無疑。
三流高手,最高的就是“十人敵”,最低的是“三人敵”那樣子罷了。
這就是我設定的武力層次,若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就請指正了。
歡迎各位到書評區討論一樣,讓我知道有什麼毛病,要不是“紫冰狼”兄弟的提醒,我都忘記直奔井中月和楊公寶庫的事情了。
第六十一章八方來投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張曉對於能夠攻下長安的信心越來越足。
同樣,張曉對於畢泰這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智囊,越發的倚重。
畢泰對張曉所說的,“攻打潼關,威逼長安”的戰略構想已經開始得到了收穫。
打下潼關之前,張曉只不過是一路小有名氣的反王罷了,而張曉攻打下潼關的緣故,在張曉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成為了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這倒不是張曉有什麼王霸之氣,也不是天縱神武,原因很簡單,張曉之外的反王更不成器。
舉個例子倆說,天下間第一號反賊,長白山“知世郎”王博,他的手下僅僅不過數千人馬罷了,而且連一座縣城都沒有打下來。
而後來赫赫有名的三大反賊實力,竇建德,翟讓,杜伏威,有的還沒有起兵造反,有的混的連王薄都比不上。
而張曉卻連潼關能夠攻下了,頓時高下立判。
如果不算楊玄感這個“貴族子弟”,張曉可以說是當今天字第一號的反王。
還是那句話,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張曉只不過佔了所謂的時勢罷了。
若非楊玄感反叛,攻打都城洛陽,吸引了大隋的全部注意力,兵馬都集中在洛陽附近,當張曉佔據澠池縣之後,就會面臨隋朝大軍的碾壓。
嚴格說來,隋朝還是很強的,若非隋煬帝“作死”的太嚴重了,已經達到了一種藝術的情況,隋朝至少會有幾百年的國祚。
從某種意義上講,隋朝的滅亡也是天下的一朵奇葩。
因為天下百姓不是因為飢餓而揭竿而起,隋朝剛剛建朝不久,土地兼併沒那麼眼中,因此百姓還是能夠吃個半飽。
但問題時,隋煬帝東征西戰,下江南,開鑿大運河,結果將徭役搞到了前無古人的程度,天下百姓之中十戶有九戶因為各種徭役苦不堪言。
這一次二徵高麗,死去的幾十萬將士姑且不論的,但是死去的百姓卻是以百萬計算。
隋文帝給隋煬帝積攢的那一點家底幾乎都讓隋煬帝揮霍乾淨了。
張曉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也漸漸的明白,隋煬帝的確是一個有為的君主,年不過三十就做出如此多的大事。
但是同樣隋朝若是不亡,同樣是沒有天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楊玄感的一把火差不多把隋朝世家門閥階層的火給燒了起來,而張曉卻是把天下黎民百姓的火焰給燒了起來。
因此天下寒門之中的各路人馬紛紛來投。
別的不說,周邊的各大山寨都以張曉為盟主,紛紛響應。
例如其中最強悍的是勢力沱羅寨寨主伍雲召,伍天錫兩兄弟,他們兩個人都是一流頂尖的強者,若是聯手起來就算是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