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之後,就避開了北方的混亂,不用關心高麗,突厥等“包袱”,事實上若是楊廣還能夠保持原本的雄心壯志。雖說不太可能恢復天下,但是劃江而治還是能夠辦得到的,畢竟楊廣畢竟還有皇帝的名頭,擁有“大義”的存在。
所以,此時想要對付楊廣簡直是找死一樣,像竹花幫這種小勢力,楊廣伸出手指頭就能夠摁死。
當然,理論是理論,實際上實際。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的存在。
張曉不知道楊廣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卻知道此時的楊廣絕非以前的楊廣了。
坦白說,若是面對三四年前的楊廣,張曉絕對不會動“弒君”的念頭。因為張曉可以算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楊廣的人之一,知道楊廣的可怕。
事實上正是因為張曉對楊廣的瞭解,才能夠確定。此時的楊廣絕對是“廢掉”了。
有句話說得好,“落一葉而知秋”。宇文化及想要造反,怎麼可能不留下痕跡?楊廣只需要多用些心思。自然能夠察覺,然後輕而易舉的講其賜死。
可惜的,楊廣好撕成了聾子瞎子一樣,對外界竟然變得一無所知,已經到了漠不關心的地步。
事實上就算張曉不動手,那麼兩個月後,楊廣也會死在宇文化及的手裡。
沒錯,張曉的記憶如果沒有出錯的話,在殷開山這個倒黴蛋死後不過兩個月的時間,楊廣就被宇文化及所殺了。也就是說,就算張曉此時動手,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危險。
哪怕張曉只是不幸遇到宗師級的高手,張曉也有辦法全身而退。
要知道,張曉之所以一直卡在黃天**第五重的境界,並非是因為自己積累不夠,而是因為張曉因此,張曉對邵令周等人說道,“小打小鬧的也不嫌丟人,既然楊廣殺了老幫主,那我就去殺了他。”
弒君,這就是張曉要做的事情。
或者說,張曉要擺出這個姿態,讓手底下的人知道這件事罷了。
張曉的資歷不夠,如果不能做出什麼大事,絕對無法將竹花幫的幫眾收心的。
能否殺的了楊廣,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張曉也看不透天下間的迷霧,不清楚殺掉楊廣對自己是否有利。
因此對於張曉來說,楊廣最好別死掉,因為這樣才能夠讓張曉更好的把握“歷史走向”。
所以說,張曉這一次去刺殺隋煬帝,更多的是為了把自己的“名號”亮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殷傑”這號人物罷了。
事實上,張曉根本不用殺掉楊廣,只需要在他身上扎個洞,甚至在他衣服上扎個洞就行了。
這個主意張曉其實早就確定了,因為這是讓張曉名揚天下的最好法子。
事實上,這種事情事張曉不是第一個辦的。
戰國時候,智伯被韓、趙、魏三家攻滅,趙襄子把智伯的頭蓋骨塗漆後做成了酒杯。智伯的手下豫讓萬分悲憤,立誓要為智伯報仇,刺殺趙襄子。可是最終豫讓刺殺失敗,被趙簡子計程車兵團團圍住。
豫讓知道生還無望,無法完成刺殺趙襄子的誓願了,就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讓他象徵性地刺殺。趙襄子滿足了他這個要求,派人拿著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豫讓的事蹟傳開,趙國的志士仁人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為他的死而悲泣。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張曉這其實就是在刷“存在感”。
※※※
自楊廣登基後,下旨修築他曾任總管的揚州城,改官名為江都。不但擴城廓,廣興宮殿,修植園林。又在城北依山傍水處,建有歸雁、回流、松林等‘蜀岡十宮‘。
不過最宏偉的是另行在長江岸邊建設的臨江宮。只要楊廣心血來潮,不管早晚。都會到那裡觀賞長江的美景。
但是對於張曉來說,所謂的美景自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夠平安的潛伏進去。
雖然據張曉所知,此時隋煬帝身邊沒有什麼高手,畢竟現在他將西京長安交給孫子代王楊侑,東都洛陽則由另一孫子越王楊侗管治,因此他手下的高手大部分都在楊侑和楊侗手下,否則難以壓制李淵和王世充這些絕代奸雄。
否則的話,李淵都有一大批的江湖高手充當保鏢。楊廣又豈會沒有?
張曉甚至懷疑此時的楊廣已經有了死意,這位原本身為一代天之驕子的帝王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
這也並不奇怪,要知道,楊廣就曾說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