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考、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而唐河文廟,就是唐河古代文人士子縣學府邸,可以說頗有些鍾靈薈萃的意思,現在更是有道士在此處居住。
華夏整個國家的這一類古典寺廟道觀,幾乎都會有人安排道士或者和尚入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護這裡的文物,另一方面可以供遊人參觀,偶爾這些道士和尚,還會給遊人解說。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忠義祠、文昌三代祠和文昌三座院落並排位於東路的南端。崇聖祠位於南端三套院的北側,再往北為教諭宅和訓導宅,佔地面積較大。這幾乎可以算是文廟的全部組成部分。
有時候文廟還會費開展一些國學課,傳播一下華夏的傳統文化,這也算是資源利用了,可惜,去聽課的人卻並不多。倒不是這些人講得不好,只不過孩子們都有功課去做,大人都有事情要忙。除非偶爾廟前放大戲,舉辦廟會的時候,人才能興騰起來。
楊松禕和董廣早上離開文峰塔,十點多就已經到了文廟外面。在偏門證明了身份,才被允許進入。
董廣剛邁入門中,就見一陣勁風襲來。作為護道人,董廣連忙擋在楊松禕身前,定睛卻是見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正在練功。
道士其身形走步的特點很明顯,正是八卦掌。
八卦掌的流派有較大影響的五大流派:尹派,梁派,程派、張派、史派等。
八卦掌是我國流傳很廣的拳種,是內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養生、健身、防身陰陽掌的一個體現。
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於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雲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調完整,走如游龍,翻轉似鷹。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託等。
八卦掌的步法在中國所有的武術套路中可以說最為顯著,董廣一眼就認了出來。不過他卻是不出來,這位中年人練習的是哪一派的八卦掌法。
“單換掌,雙換掌,順勢掌,轉身掌,回身掌,撩陰掌,摩身掌,揉身掌。”練武的人到好的功夫架子是走不動路的,就像色狼遇見了脫衣服的美女。乞丐見到了金子一樣。董廣不由愣在那裡,反而著對方的動作,數起了八卦掌中老八掌的名字。
楊松禕這個時候的專注勁不下於董廣,他練習的八卦戰身槍就是以八卦掌為根基,宏道人功夫雖高,可是已經年近七十。在山中幾乎不再演練武功,驟然見到這中年人練的八卦掌,對他以後也會有些啟發。
只見中年人左足在前,右足扣步,腰左轉,身體猛然回頭。口中還念著:“出手順敵意,提防左右攻。敵退前足起,敵進後足行。”
董廣聽著,竟然聽出了*打游擊戰的感覺,他老人家當年曾經說過:“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這十六字方針可是*當年游擊戰的關鍵思想。
不過說起來周總理也是一位八卦高手,師承天津韓慕俠。
一招一式,直到中年人打完整套拳術,兩個人才紛紛回過神來。董廣也算是急不可耐。
“請道長指教功夫!”董廣一句話說完,連環拳的打法就切身而上,三天前被成仁道長一語點明,如今這三天苦思苦想,苦練苦記。他正想試試自己功夫長進了多少。就到了一個高手,高手面前,正有機會全力施為。
中年面上閃過不悅的神情,自己還不知道這兩個人到底是什麼人,對方竟然就直接下了手,莫非是來挑戰他的。
武林中向來把面子的極為重要,又一項有“餓死事,失節事大”的說法。這中年人怎麼可能允許一個無名之輩突然就來向自己挑釁。
自己多少也是唐河縣一代的功夫好手,一瞬間撤步轉身就下了狠手。董廣聽到風聲,就知道不對,連忙轉身龍折身抵抗,可是人已經被道士一兜一攬,道士這一擊生生把董廣甩出了四五步。董廣才穩住身形。
中年人倒是突然驚訝起來:“咦,你叫什麼名字,憑你這手樁功,在唐河應該不是無名之輩!”目光也變得嚴肅起來。
似乎把董廣當做了勢均力敵的對手,董廣自學拳到現在,樁功的境界可以說幾乎超過拳術一個層次,當初宏道人就是因為他走步,錯誤的高估了他的武學境界,如今這個中年人竟然也是。
董廣還沒反應過來,只以為這位前輩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