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支援。那魔門之事,牽連甚廣,也是族內幫忙清理痕跡。之所以險些弄巧成拙,那是由於當時找不到更好的選擇,誰都等不及,更不會坐著乾等。畢竟擺夷族最怎麼發展壯大,都比不得段家,比不得高氏,否則何必接觸那明知後患無窮的魔門!
刀白鳳的耳邊突然響起兒子的一句密語傳音:“密室就一定保險嗎?”聽了這話,心中的疑惑更多,但至少得到了一點安慰——我兒可不傻!
卻也更加地疑惑:“武功不高都低人一等,何況沒有武功,我兒他到底在想什麼?”
段譽突然話題一轉道:“龔家酒樓要擴建,不想與鄰居爭搶地皮,地下還是免不了要佔用,甚至比地上還要大!還要深!”
“譽兒真機智!”刀白鳳聞絃音而知雅意,“那魔門只要往地下一躲,便像老鼠般除之不盡,養最多的貓都沒辦法。雖然有貓要比沒貓好。”
頓了一頓,猶豫道:“其實不管誰,對魔門的都只能片面瞭解。變動極快,也是魔門怎麼都除之不盡的主要原因之一。總的來說有日、月、星三宗之分、或稱之為三教。星宗片地開花,無窮無盡,個體最弱,群體最強。日宗有東方教和西方教之分,西方稱‘光明神教’,東方既稱‘光明教’,簡稱‘明教’。有的腳踏兩隻船,例如‘日月神教’。月宗最神秘莫測,活動的主要區域應該是各國皇室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各國的皇后與貴妃。你那位秦兄所說的《葵花寶典》,顯然是魔門轉換目標,想利用太監控制皇宮。”
“秦兄說,那寶典應該還不夠完善,但第一步最害人的應該不會改——欲練神功,揮刀自宮。”段譽神色古怪,欲言又止。
“最令人不解的地方正在這裡。”刀白鳳道,“沒有他這一句,寶典不會這麼快就克服難關。”
“這有什麼好奇怪!”段譽笑子笑,道,“《葵花寶典》將來最怎麼厲害,現在都還只是個半成品,難道還比得了《御女心經》?比得了混元一氣功?”
刀白鳳道:“直到現在我才開始明白,師父臨死前說什麼修道之人站得更高,實力未必就高。又說什麼練武之人的實力或許更高,橫行一時的成敗論英雄未必是真英雄。”
段譽道:“有求道之心不怪,沒求道之心才怪。媽這玉虛散人與辛掌門那對仙人舞劍的執著相比,求道之心明顯不如。但辛掌門所求之道太假,明顯又不如秦朝所求之道。”
第十章就知道有大麻煩
“如果修道之心是衡量的至高標準,佛還有必要嗎?”刀白鳳道,“佛道之間的衝突是大,與學武之間的衝突一比又不算什麼。不然你為什麼不肯學武,不就是為堅持你心中的道嗎!雖然你的道未必真、未必好,就像那無量劍一代又一代對仙人舞劍的執著。而你不肯放棄心中的堅持,但還是選擇了學武,很明顯是想將兩者結合為一。不管能不能實現,其中必然會有一個過程。這過程代表還沒有克服困難,還在吃虧。”
展顏一笑道:“或者你更願意說是在付出。沒有付出哪來的回報,有都是在佔便宜。你不肯佔那便宜,又不肯吃虧,想得這麼美,那不就是想佔便宜的心態嗎?你別否認,否認就是絕對的偽君子行徑。不然你就得吃這個虧。吃虧亦有高下之分。在吃虧之前,你先得準備好足夠的本錢,否則想吃虧都沒那資格,只有拼命。上者拼權,中間拼錢,下者拼力,末者拼命,這不就是江湖嗎!正如你那位秦兄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功,有武功的地方就有武道,有武道的地方就有道,就可悟道。”
段譽覺得母親說了這麼一大堆話,無非是想要自己更加主動地追求武功,努力修煉。
換句話說,別老指望天上掉餡餅。仔細一想,第一目標是想要自己將一陽指完全學到手,吃下肚子才放心,而不是真的想吃虧。害怕吃虧倒是真的。如果換了在江湖上與之齊名的‘降龍十八掌’,學不學,吃不吃虧?說老實話,有機會不學確實顯得很傻。而站在母親的角度,不學一陽指肯定比不學‘降龍十八掌’更傻。因為一陽指不只是武功,還是維持那身份的第一標誌,它所代表的資格才是母親最關心的資格。母親剛才話裡的意思難道是說,連那份資格都沒有還談其它幹什麼,只有死路一條。不!不想了。
搖了搖頭。
刀白鳳問道:“搖什麼頭?”
段譽回道:“剛才誤會了媽話裡的意思。”
“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段譽沉吟道,“為了理想,媽和辛掌門起初都是將武功放在第一位。好像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