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拜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做老師。”
……
在大理百姓眼中,郭奮發這無疑是愚蠢到家的表現,而秦朝這收郭奮發為徒的人,當然不可能是愚蠢,所以,眾人只是說‘段海峰’自不量力,‘段海峰’太狂妄,做得不地道。
如果闖狀元樓後,秦朝還是整個大理最為吃香的未來嫁女第一人選,現在麼,七成人都把目光轉移到了比秦朝弱一點的張九才身上。
事情不僅僅在大理城,在大理各個繁華城市引起廣泛討論,天龍寺內。
文華院。
“這段海峰先前組建太極社也罷,現在……”
文華院是整個天龍寺寺生每天必到,最喜歡呆的地方,早飯後,蔡文友、鞏舒國、彭先建、楊不才等青年寺生談笑著觀看榜牌。
“當初寫文章教訓我們該怎麼學習,那時我就覺得他狂,把自己當成大師級人物,沒想到他居然收了郭聖人的兒子為徒,這完全是把自己當成了宗師級人物。”
“對,是當成媲美郭……不對,是當自己是比郭聖人更強的宗師了,是不是,鞏兄?”
鞏舒國一笑:“少年人麼,有點本事的本該就是這樣,等以後他摔多了跟頭,自然就會謙遜起來的,嗯?”說到這他一瞥不遠處的溪旁最大的廊亭。
楊不才、蔡文友等也看向那裡。
“好久沒見段海峰的文章,沒想到今天居然又發表了。”聲音從廓亭中央傳來。
“段海峰的新文章,走,去看這狂人又寫什麼,他上次的文章可是大肆怦擊科舉制度呀……”鞏舒國笑說著走向廊亭,眾青年也走了過去,眼一掃便看到‘論書呆子’四個漂亮的字,一看這館閣體,蔡文友、鞏舒國等人便知道定然是秦朝的文章,眾人連看下去。
“吾時聞天下謂之讀書……”
書呆子既然沾了一個‘呆’字,這名號在百姓眼中自然是極為貶義的,指的是讀書讀得不諳事故,萬事都必須遵循聖人所說,書中所言,遇問題必須翻看古人前例,找到書中教條,才知道如何解決,那些不依世事風俗,不懂變通的讀書人。
可秦朝在這篇文章中卻是為書呆子翻案,要求世人多一點呆氣,少一點聰明。
眾青年一口氣讀完,臉色一個個都古怪得很。
“這段海峰哎……”蔡文友一聲嘆。楊不才也是一搖頭:“他這文中講,要我們多一些呆氣,遇事要一是一,二是二,把東西弄透……,真讓人無語,狂生呀!”
“確是狂生一個!”
……
秦朝的文章論文筆,潤色,條理等各方面其實每一次發表都有巨大的進步,不過讀文章的讀者向來都是先看觀點內容,如果內容,觀點合了味口,才會關注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