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上,面對著或外交,或內部,或判亂,或天災……一種種錯蹤複雜,迷霧重重的問題,被逼著研究、剖析、尋找著漏洞……做出各種決策,說服著其他人。
和正常做策論題一個人閉門苦思不同,案例法,六個人,便有六種不同的思路,所有人各種想法、解題思路在課堂上激烈交鋒,往往一堂課下來,每個人都能從別人那裡學到很多東西,再加上秦朝的引導,總結,分析剖理,這一堂課下來甚至相當於他人做數道,甚至數十上百道策論題。
這進步自然飛快。
十二月二十四便是天龍寺的年比,時間一天天臨近,策論科眾少年信心越來越足,其餘詩詞、散文、典籍、佛道也不放在眼裡,可是算學。
十二月十七號。
“海峰兄,幾天後便是年比,這算學大夥兒可都還是迷迷糊糊的。”
眾少年走向郭府的黑板房,秦樹詢問道,只有六天,算學的攻關居然還沒開始,眾人對秦朝再有信心也不禁有些忐忑。算學對秦朝不算什麼,可對他們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來說,是最頭痛的,而現在,僅僅剩下六天。
六天。
深奧難懂的算學,能攻克麼?
“別急。”秦朝微微一笑,而後看向郭奮發,這郭奮發雖然智商不是特別高,比不上秦龍、段無丙,甚至比秦啟、秦樹、秦虎也略有不如,可這些天策論訓練後,秦朝發現郭奮發的政治敏感性非常強,案例課上的剖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案往往比秦龍、段無丙等人都更加高明。
策論郭奮發第一,而第二,讓秦朝詫異的是並不是段無丙和秦龍,反而是秦樹這個不起眼的小子,第三則是秦啟,再而後才到段無丙、秦龍、秦虎。
“奮發,題庫都抄好了吧?”秦朝詢問道。
郭奮發連說道:“老師,都抄好了,只是……”他臉色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八姐幫著抄的時候,被姜司和高明真看到了,她們也抄了一份拿走了。”
“沒事,拿走便拿走吧。”秦朝微笑道,題庫自然是秦朝抓著空閒寫的算學題。
進入黑板房。
“今天開始算學科。”講臺上秦朝沉聲道。
“算學?”眾少年都咧著嘴,眼裡發光,這句話他們從六七月份便開始等,一直等到現在。
“在算學開始前,我先教你們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秦龍、秦虎等都認真的看著秦朝。
“文字是工具,數字是用來計算的,而這是越簡單筆劃越少越好。”秦朝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著字,同時開始了講課,阿拉伯數字其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就透過歷書傳入了中國,可是直到宋朝,官方和民間文書中都沒人採用過,也幾乎沒人知道,直到明末,再次從外域傳入,才被思想家方以智寫入過自己的著作中。
若是換一個老古董在這裡聽課,就算認為阿拉伯數字簡單,有助於計算,也未必會真用這數字去計算,可太極社眾人不同,隨著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的簡單寫法,x;y;z各種符號,一項項內容丟擲。
少年人本身就是思維最開闊的,何況他們這些人中精英。
“看,是狀元樓時海峰兄用的方法!”
“‘壹’字直接就是一豎,多簡單省事,計算就該這樣……”
……
講完符號以及各種凡例等,便開始了正式的算術方法講解。
經過腦力風暴、超速學習,超速理解,這太極社成員的腦子自然不是數個月前能比的,算學這一門,特別是小學的,秦朝略略一講,眾人便腦中通透,乘法表,各種公式,快速計演算法……他們一眼便能看到其中的優異性,等秦朝方程一出,秦龍、秦虎、段無丙眼睛便迸發出星辰一般的亮光。
“三月三時,要那第一題,第三題原來真的很簡單。”
“嗯,把各種元素往方程裡一代,三下五去二,那完全是小兒科。”
……
數學就是這樣,只要一理解了,想通了,初級的真的就很簡單,太極社成員理解力超強,秦朝講得也輕鬆,自然不可能像前世教小學生一樣,沒完沒了,僅僅一個上午,便從入門一直講到方程,而後秦朝也沒繼續講,而是出題,而這題,一開始就是應用題,根本沒什麼簡單的加減乘除之類的,應用題一開始還比較簡單,可到了下午便複雜了,而到了第二天下午,難度更是達到了狀元樓闖關時的‘兩鼠穿埂’、‘百兵爭餅’等難度了。
可是——
“海峰兄,這算學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