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順眼,照打!
……
總之,秦書知老先生從不跟小孩子講道理,五歲的小屁孩懂什麼道理?一個字也不講,講了也白講,反而夾雜不清,他只有命令,不聽就打,甚至有時命令也沒有,就是看你不順眼,啪的一下竹板抽下來,打了也從不講原因。
在這種毫無原則的打板子之下,整個私塾的小孩對秦書知老先生是畏之如虎。
可這,在秦家寨看來就是老先生有本領——秦家出的子弟,要的就是狠,對敵狠,對自己也要狠,還怕幾頓打?何況秦家很多好漢像秦樂刀、秦樂金,秦樂紅都是秦老先生門下啟蒙的,這就證明他的方法很好。
而且作為一個武者,秦書知打起小孩子來,絕對是疼痛入骨卻不傷筋骨,因此在他的門下學習,誰敢在他面前放肆。
可今天,課堂上秦龍、秦虎、秦啟卻敢偷偷說小話,原因只有一個。
“還是小朝厲害。”
“嗯,都能把先生給趕走,我小虎以後就服他了。”
……
秦書知老先生的離開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三個孩子座位後面,最後一排角落裡端坐著的小秦朝,別的孩子讀書時是搖頭晃腦,小秦朝卻是不斷點頭,而且有一下沒一下的,偶爾嘴角還流著口水。
沒錯,他現在正在打瞌睡。
第十四章講故事的人
大理接受的是漢文化,私塾教的正是繁體漢字,而秦朝也認識繁體字,重生之後,若只是簡單識字,秦朝根本就用不著上學。
可秦朝也知道,表現聰明一點無可厚非,可不學而知那就有些過了。
更何況,在這社會,僅僅識字也等於是文盲,只有能寫詩作詞,寫得古文策論才是真正的文化人。
當然別的小孩只是盲然的跟著老師朗讀識字,秦朝卻是裝裝樣子,過了幾天就說自己學會了,然後……然後就捱打了。
捱打!
笑話,在秦書知門下的學童,誰沒捱過打?
秦朝再懂事,再認真聽話,也同樣少不了每天幾頓打,可這一次,秦朝卻發飆了。
“這小王八蛋……”
秦書知瞥了一眼秦朝,他自然看出秦朝雖然坐得端端正正的,可腦袋正一點一點,流著口水打瞌睡,不過秦書知沒說話。
“秦樂刀雖然橫,可終究是個人,怎麼生出這麼個瘋子!”
秦書知老先生至今還記得三天前秦朝瞪著眼殺氣騰騰的說出那番話——“要麼,我死,要麼,自此後,我會尋覓一切機會殺了小西、小南、小東,甚至你全家,然後逃走!”
小西、小南、小東是秦書知親孫子,秦書知是什麼人,對小孩子這種話怎麼可能會在意。
可當秦朝隨後報出一連串的劇毒配方,再拿出一把匕首狠狠捅入自己肩膀鮮血橫流時,秦書知老先生也呆住了,而後從不找家長的秦書知老先生去了秦樂刀家,才知道這秦朝這次還根本不算什麼。
在小秦朝三歲多,為了不吃藥,這愣小子就跳過幾次河,割過幾次脈。
服了!
秦書知老先生第一次在‘愣、倔、狠、毒’四字訣方面感覺受到了挫折,而後老先生直接去找了秦朝的大爺爺秦書文,再找了老族長,一番交鋒,秦朝不能離開,必須上學。
所以,秦書知老先生請辭了——他不走,我走!
按理說,老先生提出這種要求,老族長該挽留,然後開除小秦朝,畢竟老先生可是秦家寨最好的幼童啟蒙老師,秦樂刀、秦樂金、秦樂紅等一個個好漢都是出自他門下,可老族長也不知發了什麼瘋,居然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他的請辭,所以今天就是最後一天上課了。
“可惜了,這一批孩子有幾個不錯的苗子。”秦書知看了一眼秦龍、秦虎,心裡有些憤慨遺憾,“多好的苗子呀,浪費了。”留開前,秦書知老先生唯一的掛心就是接任的啟蒙先生心軟慣壞了這批好苗子。
“這小王八蛋……”秦書知狠狠瞪了秦朝一眼,不再理會。
“復興八將,二龍二虎,一龍是秦龍這小子。”
眯著眼睛打瞌睡,秦朝腦中回想著前世的記載,“秦龍這小屁孩果然聰明,學這千字文這才多久,都能背大半了,不過這秦家還有一龍‘秦爭’,年紀也不大,似乎和秦龍差不了幾歲,這小子是誰?書中講,他小時候極笨,受盡凌辱,這秦家小屁孩中受欺負的都有誰?”
胡思亂想中很快便下了課,而秦朝也精神了。
一幫小孩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