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區別。可見大理教坊司在玉朱、玉紫身上花了多少心血,現在這麼用似乎很浪費?又似乎很花得來!
這麼用替身,似乎更浪費?又似乎更花得來!
對她們這些出身大理教坊司的女間,秦朝不想再多想。
大理最怎麼清平,真要沒女間才怪,有女間正常。不用很奇怪,用了很正常。對自己要用,對秦夕落也要用。秦夕落不是原來的秦夕落,一次又一次身價暴增。
玉朱、玉紫不再是原來的玉朱、玉紫,更渴望自由,同時也更渴望獲得更多武力和權力。但又希望更多憑自己的能力獲取,而不是唾手可得,越來越依賴秦朝。
秦朝和秦夕落都很欣賞,也都很支援。玉朱、玉紫並沒有迂腐到不歡迎任何外來支援,不然便不用又一次弄走那麼多人手和寶物。秦朝這邊是多了,那邊是少了,補一補正好。
在琉球,蘇軾當仁不讓做了實際上的文官之首,陸續從大陸拉來一大批鬱郁不得志的年青人。
大宋讀書人太多,鬱郁不得志的太多。
那些年青人能得蘇軾的認可,學識、才智和人品最差不會差到哪裡去,缺的主要是經驗、城府和資歷。他們不像蘇軾那麼大架子,大半都可以忍受屈居盈盈之下。
蘇軾平時自認開明之極,這下卻怎麼都忍受不了。很清楚盈盈原來的身份很清楚,不過是個下賤的女奴。在內心深處,那是一根怎麼都拔除不了的刺。
甚至於,對高太后和秦朝都怨言不小。
蘇軾學秦朝,不當官,權力卻遠比當官還大,而且可以很自由自在。
經濟上,錢生錢,不缺錢。
蘇軾將琉球看作一塊變法強國的實驗田,順便發洩一下對秦朝和高太后的怨氣,不顧成敗一口氣提出十大方略:
第一、高薪養廉
大宋對官員相當優厚,俸祿包括正俸(錢)、祿粟(米)、職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給卷(差旅費)、廚料、薪炭等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目。
但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亂,官員無實職者可以領俸,有實職者則可以另加錢,在物質上優待官員。
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俸錢三百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祿粟月一百石;
地方州縣官員,萬戶以上大縣縣令每月二十千,小縣縣令每月十二千,祿粟月五至三石。
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以至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數量皆相當可觀。
蘇軾在此基礎上整整翻上一倍,反正花的是秦朝的錢,不心痛。
若說有痛,那是痛快。
有錢花,痛快花,就是痛快!
蘇軾去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目,只留下五個:錢、米、田、房、職。
在秦朝看來,那就是工資、公糧、私田、公房和公款。
公款的數目變化最大,不好下定論。
另外四項可定下標準。合在一起,折算成錢,最高一級俸祿是一千貫一個月。
折算成二十三世界的人民幣,那是幾十萬月薪,幾百萬年薪。再算上公款和貪汙等收入,年收入近千萬。
在此基礎上,秦朝加了個琉球王的私房錢,為最高一級俸祿的十倍。
順便給吳夫人起了個正式的姓名——宋盈盈。
高太后取笑他道:“你還不如直接叫她宋滿盈。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秦朝一本正經道:“她原來的小名便是盈盈,又來自大宋,當然是這名字比較好,以示琉球王不忘本,不鬧分裂。海峽兩岸都是一家人,這還不好嗎?”
高太后笑道:“說書先生又開始顛倒黑白。”
語氣一轉道:“一家人當然很好,問題是誰來當家做主?”
這問題不是那麼好說清,秦朝不想再隨便爭論下去,岔開話題道:“盈盈讓阿燕、曉嫣、曉曉和圓圓跟著蘇夫人,真是走對了。”
高太后道:“那是。我手下多了四員大將,你家裡少了四個包袱。”
秦朝皺眉道:“她們以前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但不管在哪裡都不是包袱。特別是阿燕,我對她的關心太少。”
高太后心道:“還嘴硬。”
嘴上道:“阿燕原來是個漁婦,現在卻做得最好,只是武功低了些,但那只是相對我們而言。”
秦朝道:“有忍者和鬼神護身,再加上本身不下於名門大派掌門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