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便因為他的即將返回,弄得亂哄哄的。搭舞臺欲唱大戲的,搬凳子欲看戲的,以及歡送古凡的。
不僅朝歌權貴關注他的返回,就是四大諸侯也極為關注。
畢竟古凡處理地方十年,一不心,便打擊了諸侯的勢力。前面了,地方的勢力,又或是隱藏勢力支援的勢力。十之八九是地方諸侯乾的好事。
就是二十一世紀,都少不了地方大員支援的勢力。大商末代,這些個諸侯會這麼老實,不支援點兒暗中勢力?
當然,四大諸侯才朝歌都有自己的情報,知曉古凡和魔帥不知怎麼惡了紂王,這才被打出來十年不曾返回。這十年,他們也沒少動用自家朝歌的人脈,在紂王面前給古凡上眼藥。雖然最終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但是以他們對紂王的瞭解,一致以為古凡和魔帥在紂王掌權期間,根本不用指望能有返回朝歌的機會呢,沒想到轉眼間紂王就來了這麼一手。
這是打算重用了呢,還是有其它什麼緣故?
要對此事最關注的諸侯,非西伯侯姬昌莫屬。
古凡和魔帥是太精明不好糊弄,還是陷入酒色溫柔鄉的紂王好打。
這些年來姬昌沒少關注古凡。古凡和魔帥在整個大商遊蕩了十年,竟然經過他一番折騰,原本頹勢已顯的大商竟然慢慢止住了下降之勢,還有觸底反彈的跡象。
這戲法到底是怎麼變的?
以姬昌的能耐愣是沒有看明白,甚至他私底下跟手下一票心腹,也沒少研究古凡在巡視期間的一些施政手段。
這些手段照道理,都是他們(奴隸主階級)不喜的。
別的不,單單一個隨意僱傭,便是他們不喜的。因為按這時代的法律,“奴隸天然歸奴隸主所有”。這既然是我的財產,憑什麼給你賺財富?
對自家的財富,不管是不是資_本家,都是很在意的。
第47章、“有道”與“無道”
其實古凡也是試過完全改造大商,以如讓商人的工坊主也讓奴隸主入股。
畢竟他們雙方一個有錢有技術,一個擁有勞動力的完全支配權。強強聯手的話自然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可事實卻是強強碰撞,大家互不相讓。
因為這個世界的奴隸主權力太大了,哪怕奴隸主們自稱只入股,不參與經營,可是奴隸歸他們。擁有奴隸,他們便自然而然的擁有了技術。技術一到手,當然也就沒“商人”什麼事。
大商的工坊,技術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沒有了這個,他們連與奴隸主(諸侯)對話的資格也沒有了。
事實上,為了避免技術洩露的風險,大多數資本比較雄厚的工坊主都不會僱傭本地的工人,這也是古凡的俘虜這麼搶手的原因。
而且這還是開通的奴隸主,更多的奴隸主甚至都不願意參與。
對他們來,自己諸侯國的出產就夠了,土地才是最穩定的。如果工人被僱傭走了,就會妨礙土地的生產,損害奴隸主的利益。但是商人尤其大商人們,卻迫切地需要大量的工人來進行生產,同時他們又不肯讓出工坊的利潤。
要是二十一世紀,雙方大概還可以透過聯合起來,把工人往死裡壓榨,來取得利益上的妥協。但是不要忘了,後世逼中國農民離開土地,花費的是怎樣的代價。而這個世界卻不行。奴隸社會,奴隸也是財產,沒可能完成“這從頭到腳都流著黑血”的資本轉換。
不過西歧顯然不屬於頑固派的奴隸主,在研究古凡的時候,他們竟然真的拿古凡的施政手段到西歧試了試,這一試,可驚了不少的人。
簡單來。如果製造一張凳子,需要先製作木板和木條,然後把木板做成凳面,把木條做成凳腿和橫欄,最後把它們組裝起來。
如果是讓一個木匠來做的話,他需要先找到合適的樹,然後把樹砍倒,製作成木料,再把木料加工成木板和木條,然後再一點一點地把凳子給做出來。這樣一來,一位木匠同時當然只能製作一張凳子,而且需要不少的時間精力。如果需要做許多凳子,要麼耐心等待,要麼就多找一些木匠來。
但如果使用流水作業法,砍樹的只要砍樹,處理木料的只要處理木料,製造木板和木條的,製造凳面、凳腿和橫欄的,以及最後負責組裝的,都是不同的人。他們只要專心負責自己的一部分工作,不需要懂得太多的東西。這樣的話,只要是心靈手巧的人,稍稍訓練一下就能完成工作,就不必為了這點東西而勞動專業的技術工人——木匠。
而且,因為每一組工人都只需要負責自己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