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奇道:“我入長安城作甚?”
金蟬子道:“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擺一個攤子,賣賣卦算算命。”
道人聞言,微怒,道:“你讓本尊擺攤算卦?尋死不成?”
金蟬子陽神強悍無比,無視道人威壓,道:“你若不去算卦,如何能佈下西行之局?”
道人更加不悅,道:“我在你局中?”
金蟬子道:“你不想在我局中?”
道人聞言一愣,拂袖而去,道:“金蟬子,通天之路開啟之時,你命不久矣之時。”
金蟬子微微一笑,道:“這世間要殺我的人那麼多,你可要把握時機,莫等屍體冷了才趕到。”
道人一個踉蹌,再不理金蟬子,一個把生死看得如此淡漠的人,卻深藏長生的奧秘,當真不可理喻。
道人走後,金蟬子搖身一變,變作一個漁翁,立在涇河邊上。
不多時,一個樵子打扮的人到了涇河邊,拿著捆柴的繩索,腰間插著斧頭,真是觀世音菩薩所化樵子,遠遠看見金蟬子,問道:“打漁的,你叫什麼名字?”
金蟬子道:“張稍。”
樵子走近,放下柴火,道:“如何解釋?”
金蟬子道:“張,無拘束。稍,微末。微末得些自由之意,卻不知您如何稱呼?”
樵子道:“李定。”金蟬子自然曉得,李定乃“立定”之意,一見面,二人便意見相左,一個渴望無拘無束,一個期盼立定當下。
長安城外涇河岸邊,有兩個賢人:一個是漁翁,名喚張稍;一個是樵子,名喚李定。他兩個是不登科的進士,能識字的山人。
金蟬子問道:“從哪裡來?”
觀世音菩薩道:“在長安城裡,賣了肩上柴。你從何處來?”言語之中,長安城的大局,我已布成。
金蟬子道:“江州府上,貨了籃中鯉。”江州的局,我已經破掉,只等破你長安局。
二人不再說話,順涇河岸邊,徐步而行。
走了一會,金蟬子道:“李兄,我想那爭名的,因名喪體;奪利的,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青,逍遙自在,甘淡薄,隨緣而過。”
觀世音菩薩道:“張兄說得有理。但只是你那水秀,不如我的山青。山青常在‘立定’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