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部分

關中和民風彪悍的涼州。以及數年來迅速發展的光、明、通三州。交州則是因為距離燕京太遠的原因,未能及時的將錢糧運送過來,但是交州牧士燮卻用借貸的方式,向益州牧徐庶借了符合州內經濟狀況的錢財,由徐庶代士燮一併運送到燕京,事後再由士燮從交州籌措錢糧送還給益州。這幾個大州的州牧,並非都是一成不變的全部繳納錢糧的。而是根據各地的特產,以等價的物品代替部分錢糧,比如說涼州就用涼州馬代替了三成的錢糧,而益州則是用精鐵和百鍊鋼代替了兩成的錢糧……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就地取材,省去了錢糧運送到燕京後。還要從燕京發出進行採購的環節,無形中節省了不少的成本。

徵募了大量的錢糧之後,元起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提煉到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下令讓各級將領在高順、徐榮等練兵大家的協調指揮下,抓緊練兵,以期儘快形成戰鬥力,和原有的精兵統一步調,達成默契;另一方面,元起對將作監下達了死命令,責令將作監必須在五個月之內將軍備擴大到可供百萬人同時作戰的標準。

有生的戰鬥力配合上精良的裝備,再加上元起刻意在軍中培養出來的軍魂,這三點若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元起便有理由相信,蕩平一統天下的最後一股阻力、將宇宮照烈的勢力連根拔起,並非太過困難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半年之內,上上下下以元起為核心,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就像是一個巨大且精密的機器,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運轉。讓整個天下為之變色!哪怕是再不關心政治的人,都已經清楚地感覺到了大戰之前的緊張,元起和宇宮照烈這一對宿敵,終於到了真正決戰的時刻了。兩國的所有將士都已經是摩拳擦掌,在緊張的備戰中,做好了隨時遵從各自君主的號令,踏上戰場的準備了。

轉眼之間,時間來到了盛夏。在一場瓢潑大雨之後,元起獨自一人來到了燕京的軍校場,在高聳的忠烈碑前靜立了許久。忠烈碑上,從最初的空無一字變成了現在的密密麻麻,上面鐫刻著許許多多人的名字,甚至有的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只留下了一個簡單的代號。元起伸手在這些名字上面一一拂過,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了起來。

之所以會有今日的強盛,和這些把名字永遠的留在忠烈碑上的烈士們,是分不開關係的,沒有這些人不畏生死、前赴後繼的努力,就不會有的今天,是這些可敬可愛的烈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奠定了的基石,更是這些烈士們,用鮮血譜寫了一曲悲壯的生命之歌,將王朝烘托到了雲端!在元起心中,他們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人!

心中緬懷著那些相識或不相識的烈士,元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了這些戰死沙場的烈士,為了那些渴望和平的百姓,為了後代子子孫孫長久的太平,這一戰,元起和他身後的王朝,只能勝,不能敗!

在忠烈碑前紋絲未動的站立了一夜,在第二日朝陽初升之際,元起回到了自己的寢宮之中。他想把最後一點時間,留給家人們。雖然還沒有定下出徵的具體日期,但是那一天不會太遠了,在此之前,元起想陪著自己的家人們快快樂樂的過上一段時間。他要用有限的時間,來和家人們享受無盡的快樂。

家人,讓元起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同時也帶給了他無盡的動力。忠烈碑上烈士的名字,和家人帶來的溫暖,讓元起的心中生出萬千思緒,最後,所有的思緒都融匯在了一起,轉化成了八個大字:只為求勝,不為求死!

開元二年八月初一,元起收穫了他此生的第二個孩子,孩子的母親是上官宓。這個孩子是個女孩,粉雕玉砌的很是可愛,容貌間依稀和小元始有著七分想象,剛一出生,就已經可以預見,她將來必定是傾國傾城的美人胚子。元起當即冊封這個女孩為長樂公主,寓意她能夠快快樂樂的度過一生。

然而,同樣也是在這一天,元起甚至都來不及為剛剛降世的女兒取一個名字,便不得不捨下剛剛出生的女兒,率領著五十萬精兵踏上了征程。

“等父王回來,在為你取名。”這是元起對女兒說出的第一句話。

開元二年八月十五,北方數個大州的兵力集結於冀州治所鄴城,北方軍團、關中軍團和河北軍團三大軍團的主力軍會師於此,三個軍團的八十萬主力大軍以及四支精銳部隊的二十萬精兵悍將嚴陣以待,在鄴城祭師出征。

和往常出征時一樣,元起令人將忠烈碑擺在了點將臺上,忠烈碑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激勵起了八十萬精兵無與倫比的鬥志。

和往常出征時不一樣,為了打贏這一次的決戰,元起幾乎動用了麾下所有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