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紅色,你就無法借珠而遁,顏色越紅,你遁得越遠。顏色呈白,你就只能在珠門靜坐或練丹。”君寶靠近了仔細看,才看清楚,已經是與門的顏色差不多了,進珠時本就沒注意,這兩者顏色又是如此的相近,那裡看得清!看樣子得立刻補充才行。
“弟子明白了,弟子告退。”君寶彎腰行禮,連退幾步出珠。一出寶珠,君寶雙眼就紅了,這個賊老天,就不讓自己心裡好受些嗎?師傅與師孃待自己不薄,本欲多多請教而不得,至於前世和自己所遭受的,那就更不用說了。怒視上天,破口大罵賊老天,直罵得沒了語言,胸中怨氣才稍解。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這賊老天是在看自己笑話,老子偏要成仙,讓你看看,我這廢材是如何的變廢為寶的。說幹就幹,立即就做。
當務之急,是得把灌頂內容消化。君寶往林中盤膝就坐,開始消化。內容可是真多,但是對於正氣修士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師傅的《洞玄真經》和師孃的《天元丹道》被君寶分在識海的左右兩側,接著就是先行練習法術,這是早就想好的了。乾坤兩儀珠沒風雷之力根本無法遁走,如果沒有攻擊的手段,這出入江湖的危險就太大了。“練功不練拳,猶如無舵船,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誠如是也。這練功就是修為升級,練拳就是練法術。兩者缺一不可,但仍是以練功為首要,世俗界的真理同樣適用於修真界和修仙界!
那就從最基礎的法術學起,《洞玄真經》中有三氣段都能修習的火球術和火彈術,簡單易學,那就是它了!
第十二章 以氣練氣
不過在練習兩術之前,首先得練習法術之母——驅物術,任何法術都是以它為根基。好在此術練習起來很簡單,只需以雙手或單手對著目標,發出真氣,類似於磁鐵樣來吸,使用不同力度的真氣,即可讓目標靠近或脫離,手上的動作即是控制目標的關鍵,當然,真氣的多少決定著目標的大小以及距離的遠近。君寶先用輕的物品來練,又換成重的物品來練,練了重量後又練真氣對物品上下左右的*控,還真是有趣,君寶不停地練習。
好在成為了正氣修士,對飲食的需求已經不大,連續十天不吃飯不飲水也無關係,睡覺也是可有可無,連軸轉是沒有問題的,直到練到手法精熟為止。稍加休息後,這才準備正式練火球術和火彈術。
這兩術實際上是一對的,君寶從《洞玄真經》中得到了這個結果。他按圖索驥,左手微曲,法力集於中指,意定丹田,眼觀前方,待真氣已沛,一彈指,一團桔紅色的火焰直衝前方。火焰呈蘑菇狀,前粗後細,直接噴到了近二十餘丈方才止住。這是君寶首次使用法術,很不熟練,準備時間很長,真氣調集時間倒是快,但就是與理想效果有很大差異。
君寶是個愛鑽研的人,他並急於又試,而是在思量原理與實踐之間的差異,結合自己在練聚氣丸時的心得體會,找出原因。細細的梳理了思路,應該是自己按正氣段的修為去使用此術,但確按養氣段的技法去使用。驅物術沒有這個限制,三氣段的技法都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就在於真氣的大小,自己怎麼沒想到這一茬呢?學東西是要從基礎學起,這沒有錯,但普天下又有幾個跨了兩個層次,直接到正氣的呢?
想通了道理,君寶把真氣調整至養氣段初級,按照先前之法施出,一團淺紅色的火焰緩緩飛出,不過到了三丈外就消失不見。君寶再調整真氣到練氣段初級,但法力集於中指時,略微比剛才的位置下一點,再施出真氣,這回火焰比剛才要深一些,速度也要快一些,距離也要遠一些。再恢復到自己的正氣修為的真氣狀態,法力集中的位置比剛才還要低一些,再施放出來。這一次火焰噴到了二十餘丈外,火焰也呈桔紅色,速度也是快了很多。原來是這樣,每一個層級都有施法的位置。真氣的多少決定威力的大小。但得找準這位置,我的真氣是正氣層次,但得先把養氣和練氣的技法先過一篇才行,看看正氣段與之差別在那裡。
又連續施放幾次,把這火球打到了近三十丈,真氣不能支撐為止。停下來休息下,又準備搞火彈術,有了火球術的經驗,這次好多了。養氣層時可打出六七丈,練氣層則是十七八丈,正氣層打到了六十丈左右。君寶總結下,這火球術適用於近戰,火彈術適用於遠戰。這兩個法術就是純粹靠真氣激發出來,談不上什麼太大的技巧,只要找準施法位置,使出相應的修為層次的法力,多多練習就可掌握。
君寶的練習是不分晝夜,務求爛熟。到最後是收發於心,心動則意動,力度大小距離遠近皆可控才告一段落。方法是對頭了,但殺傷效果不明顯,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