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變了味道的慈善

底片先生在接受美國總統黑巴馬頒發的自由勳章時所演講的故事是一個十分令人感動的新移民如何透過自己的打拼實現了美國夢的故事。

底片先生本名馬丁·李,是一位中國榕樹省榕樹市的拉鍊工廠老版,他與妻子亞娜原本過著不算富裕的生活,但是當他們試圖外銷拉鍊時,受到經濟危機和匯率變化的影響,讓他們賠了個一塌糊塗。

當他們夫妻倆打聽到隔壁鄰居全家移民美國後,過上了富裕的物質生活的時候,兩人立刻萌生移民美國的願景。當他們存夠積蓄時,兩人決定妻子要先用留學簽證到美國打前陣。沒想到獨自待在異國他鄉的妻子,越來越厭惡美國的生活方式以及新大陸的文化生活,所以她寫信回家告訴馬丁這一切都不值得,請他不用來了。

馬丁則誤以為妻子另結新歡,因此立刻請蛇頭組織將他偷渡到美國,只是沒想到在偷渡船“金山號”上航行的十三天裡,馬丁親眼目睹了許多偷渡客在黑暗狹小的船艙裡喪命,有些死於嚴重脫水,有些則死於蛇頭組織的凌虐,直到有一天船體劇烈搖晃接著進水,躲在船艙裡的偷渡客急忙撞開艙門逃生,他們發現船上沒有任何船員,擱淺的船身逐漸傾斜,所有偷渡客紛紛跳海求生,隔天清晨陪伴他在洛克威海灘旁清醒的是212具冰冷的遺體,他是唯一一位幸運的倖存者,他就是馬丁·李。

在剛到美國後,他在中國城內的一間服飾店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不支薪的,就像作為奴隸勞動力一樣。但是就是在這樣苛刻的工作環境下,馬丁·李還是積極的攢錢,最終向老闆買下了自己的自由之身。然後從最底層做起,一點一點的靠自己的勞動和投資眼光成為了一位百萬富翁,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美國夢。

當他建立起自己的金融王國之後,他就買下先前奴役過他的服飾店,釋放了裡面所有的奴隸勞工,將血汗工廠改造成了流浪漢的收容所,並取名為“宴會”,就是為了給那些無家可歸的窮人,在每週六日提供一次免費的宴會,讓他們不至於死於飢寒交迫。

後來彼得·帕克熱愛慈善工作的梅嬸也成為了義工之一,不論這個梅嬸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在進行義工工作中,她與底片先生互動熱絡,彼此間關係曖昧。

張泰瑞坐著“底片先生”馬丁·李的勞斯萊斯轎車來到了“宴會”這個慈善組織所在的總部。這裡原來是一家大型的洗衣店,也是一間血汗工廠,被“底片先生”馬丁·李買下之後,因為他沽名釣譽的需要,被改造成為了他建立的慈善組織“宴會”的總部。每到週六週日,這裡都會免費向流浪漢和其他的窮人派發食物,這裡也接受其他的慈善組織的佔用,比如一些宗教組織免費的派發食物等等。

馬丁·李在這個地方具有崇高的聲望,他不再是紐約地下社會叱吒風雲的黑老大,底片先生,在這裡,他變成了一個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美國夢的慈善神話。

馬丁·李剛剛一下車,就受到了人們的鼓掌歡迎,他要伸出自己的雙手對人們打招呼,並且露出了在他臉上從來也沒有看到過的慈祥的笑容。他更像是一位敦厚的長者,或者一個慈祥的太平紳士。當有幾個不同膚色的孩子抓著他的褲腳喊他李爸爸的時候,底片先生甚至帶著和煦的笑容,俯下身子,撫摸著那幾個孩子的後腦勺,然後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了糖果,分給他們。

張泰瑞站在一旁,冷眼旁觀,他知道這一切慈善的假象,都是底片先生做給社會公眾看的,他其實根本就不是什麼從基層做起成就了金融帝國的偷渡客,更不是什麼誠實勞動,合法經營,靠自己的能力實現美國夢的新移民馬丁·李。他其實只是一個靠著黑吃黑,包娼庇賭,然後做人蛇偷渡生意發家致富的黑老大,他只是那個沒有真實姓名的底片先生,他兇狠殘暴,冷酷狡詐,詭計多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殺人不眨眼的惡棍。

不過張泰瑞看著底片先生這麼賣力的表演,他一時之間也分不清楚究竟這個馬丁·李是真實的底片先生,還是底片先生是真實的馬丁·李了!

張泰瑞心想,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呢。臺上的是瘋子,臺下的是傻子呀!恐怕底片先生自己都分不清楚,究竟哪一個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

正在張泰瑞走神的時候,他突然看到有一個身材豐腴的白人婦女朝馬丁·李款款的走來。她胸前的那一對兒勾魂攝魄的傢伙事兒晃來蕩去,要是稍微定力不好一點兒的,很容易就心猿意馬了。

張泰瑞不無調侃的感嘆了一句:“果然是越拍越年輕的‘蜘蛛俠’,越來越性感的‘梅嬸嬸’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