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都僧統桑格塔孜、慕闍庫尤木杜留下,其他各位退下吧。”
亦都護喝裡可汗身著黃色錦衣,腰纏金寶帶,端坐在夏宮大殿的金獅子床上,手裡搓捻著宋國使臣曲端呈送來的國書,皺著眉頭,心中猶豫不決。
國書上寫著:“夏賊忤逆兇悖,人神所棄。今吾欲大舉精甲,就覆殘妖,拓土西陲。
可汗世濟忠烈,義篤舅甥,若能調派軍馬,合擊夏賊,獻俘北闕,萬世功業,計日可期。
大功若成,瓜、沙二州,朕不遣使臣、不駐軍馬,一切委卿統治。今賜暈錦衣一襲、金帶一、金花銀酒器五百兩、錦綺、綾羅兩百匹,聊表朕意。”
亦都護是回鶻諸部首領的稱號,意為“神聖陛下”,都僧統和慕闍分別是回鶻佛教、摩尼教首領的尊稱。
宗教在回鶻政權體系中影響力頗大,摩尼教原本為回鶻汗國國教,回鶻可汗對摩尼僧倚重有加,常與其共議朝政。
兩百多年前,蒙古高原的回鶻汗國國都被黠嘎斯攻破,回鶻王子龐特勤率領十五個回鶻部落西遷到高昌建國,也就是現在的西州回鶻國。
回鶻人西遷到高昌後,摩尼教繼續得到回鶻王室的尊奉,但是由於受到當地流行的佛教的影響,大多數民眾都皈依了佛教,佛教勢頭日漸強勁,逐漸與摩尼教平起平坐,甚至略佔上風。
每有大事,亦都護必然與佛教和摩尼教的教首商議,這兩人的地位往往是位於亦都護之下,宰相之上。
回鶻的夏宮位於別失八里,這裡廣原數千裡,水草豐美,禽獸繁多,是放牧與狩獵的理想場所,於是成為了回鶻王室的牧馬場,歷代回鶻亦都護每年夏天都在這裡避暑。
但夏宮的規模還是小了些,畢竟比不得位於高昌的正殿,眾人上庭朝議,將皇宮大廳擠得滿滿的,幸好現在清靜了下來,只剩下都僧統桑格塔孜和慕闍庫尤木杜相對而立。
“宋國派來使者,邀我一起夾擊夏國,承諾事成之後,將瓜州、沙洲分給回鶻國。對此,兩位宗師有何見教?”
喝裡可汗在位已久,年逾六旬,但對這兩位宗教領袖言語間還是十分恭敬。
都僧統桑格塔孜一身黃色僧衣,手裡捻著一串佛珠,他略微沉思,道:“我尊敬的獅子王可汗,未經考驗的朋友,不如路邊的石頭。宋人狡詐貪婪,其言未必可信。
且不說兩家合力,能否打下夏國。即便是打下了夏國,宋人的兵馬會止步於瓜、沙二州嗎?
屆時,咱們會不會是引狼入室?
我佛慈悲,輕啟戰端,實為不祥,還請亦都護三思。別到時候想吹滅別人的火把,卻燒了自己的鬍鬚。”
喝裡可汗微微頷首,徵詢的目光又轉向了庫尤木杜。
庫尤木杜身著寬大的白袍,頭戴扇形摩尼帽,帽子繪有團圓紋,裝飾華麗,深藍色的邊紋將白帽襯托得雪白。
摩尼教服飾崇尚白色,這大摩尼帽彰顯著教主的身份。
他順了順胸前垂下的兩條繡穗,不緊不慢地道:“世上的光明終必戰勝黑暗,但惡魔恆於暗界,紛擾不息。
現今宋國和夏國兩個黑暗王國沉溺在情慾、爭吵之中,我光明回鶻國誰都不必幫,看著他們倆不斷鬥爭、消耗,最終有利於回鶻國帶領天下民眾走向光明、極樂之世界。”
喝裡可汗聽了兩人的話,不禁微微一怔,“什麼時候這兩老傢伙變得觀點一致了?
當初回鶻汗國獨尊摩尼教,導致摩尼教貴族尾大不掉、引起內亂,所以才會被黠嘎斯滅國。
龐特勤可汗率眾西遷,至高昌復建回鶻國後,注重扶持弘揚佛教,選拔當地佛教徒為官,此舉既是為了贏得當地人擁護,鞏固統治基礎,也是為了削弱摩尼教貴族的傳統勢力。
最終形成了今日佛教、摩尼教教首與亦都護三人共議朝政的格局。
佛教和摩尼教為了自己的利益,兩位教首勢同水火,相互攻訐,意見往往相左,難以形成一致觀念。
兩相制衡,導致亦都護的意見至關重要,從而有效保證了亦都護的權力和威嚴。
可今天這兩位教首卻沒有吵起來,真是奇了怪了......”
不過,旋即他便明白了,兩人從自身教派利益出發,都不會贊成連宋擊夏。
佛教是夏國的國教,都僧統桑格塔孜自然不願意看見佛教徒攻打佛教徒;
宋國尊崇道教,包容佛教,但摩尼教始終擺不上臺面,慕闍庫尤木杜對幫助宋國也不太感興趣。
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