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釋門文化一樣。
“文殊,普天之下,每一種文化,每一個教派,一旦延續的時間長達數百年,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必須讓它們擁有新的面貌,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我們在教派內會掀起腥風血雨,釋門文化必然經歷殘忍的陣痛,很多人會死,甚至會死很多無辜的人。
“但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剝除腐朽的、不合時宜、應該被拋棄的東西。他們或許錯了,它們或許沒錯,但他們被時代拋棄了,就得毀滅。文殊,釋門要走向未來,新的釋門文化,才會有未來。這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風險。”
文殊苦笑道:“如果我們失敗了呢?那我們就是釋門的千古罪人,會被萬人唾棄,遺臭萬年。”
飛鴻低頭默唸佛號,神色莊嚴,“鳳凰涅槃,浴明。唐軍,是天下目前最強大的軍隊,漢文明,是天下目前最強大的文明,文化的河流,只有匯入文明的大海,才能無懼任何狂風暴雨。
“文殊,既然要選,我們當然要選擇最強大的。融入漢文明,藉助它的力量,改造我們自身,幫我們剔除腐朽的、不合時宜的東西,讓我們重新煥發生機,也再度變得強大。
“從此之後,漢文明中,將有釋門文化的旗幟,我們會跟他們一起生存、延續,並且征戰四方,共享榮辱。
“文殊,跟我站在一起,就要記住,唐人認為好的,那就是釋門認為好的,唐人鼎立支援的,那就是釋門奮不顧身的,唐人厭惡的,那就是釋門需要消滅的,唐人的敵人,就是釋門的敵人。”
文殊閉目沉思。
良久,她雙手合十,躬身應是。
得到文殊支援的飛鴻站起身,來到大殿門外,面對人人俯首的千百佛域修士。
這一刻,她站得寶相莊嚴。
她道:“從今往後,釋門將是大唐的釋門,而不是傳入唐土的別處釋門!三武滅佛的舊事,永遠不會再出現,因為我們將跟唐人血肉同軀,將跟每一個唐人同享強唐榮耀,也為大唐榮耀奉獻自己,哪怕是生命!這,就是釋門的未來;而現在,它已經來了,就在你們每一個人手中!”
千百佛域修士,躬身稱是。
自此刻起,飛鴻大士手握新釋門。
她號令釋門僧眾,靠的不是強大權力,她敢想把聖佛革除,靠的也不是修為戰力。
而是,智慧。
在暗黑恐怖的深淵中,透過重重迷霧,看到未來那一縷燈火的智慧。
自此時起,她是千年釋門中最大的智者。
未來屬於智者。
屬於一切看清形勢並團結起來的人。
屬於變革者。
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
現在局勢很艱難,對手很強大,咱倆最好是集中一切力量,做好血戰的準備;不過前途也很光明,咱倆要是贏了聖佛,你就有佛域力量作為臂助了這就是飛鴻大士,跟李曄說剛才番話的核心意思。
李曄雖然腹誹飛鴻大士的頑皮,對方的建議他還是決定接受。
此外,他也不認為,敢於強勢“造反”的飛鴻大士,會真沒有自己的安排與依仗。她是修士,不是壯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晃晃找死這種事,肯定不會做。
既然大戰即將到來,李曄當下最重要的事,自然是調兵遣將。
這很容易,釋門來的是修士大軍,李曄需要調遣的,必然也是修士大軍。剛剛出戰河西十二州的這些人,現在都已經休養的差不多,除了留下一部分維持秩序的力量,正好都北調涼州一線,速度很快。
至於原計劃去高原,清楚月神教殘餘勢力,在高原建立全真觀的人手,現在也可以暫緩這個計劃,先過來對付了釋門的修士大軍再說。
同樣的,上官傾城麾下的軍隊,還是起輔助作用,主要負責戰後土地佔領。
蘭州之役後,朝廷的軍隊已經在趕赴河西,他們將會接收河西十二州的防務。在主要負責地方治安的當下,軍隊數量並不需要太多,而且將士們也不用拼殺,所以哪怕眼下是寒冬,問題也不大。
時隔百年後,安王和岐王代表朝廷收復了河西,現在正是大唐將士士氣高昂的時候。這不同於張議潮那會兒,彼時對河西各州的統轄是名義上的,朝廷沒有派遣駐軍,現在就不一樣了。
按照眼下大唐軍民的鬥志,莫說讓軍隊移鎮河西,就算是讓他們來攻打涼州,他們也會舉著橫刀急吼吼的向前衝。
等修士大軍到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