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是落水而死,其餘殘敵還在清理,屠盡只是時間問題。
“嶺南水師損失大小戰船三十餘艘,將士傷亡近四千,靈石、法器弩矢消耗過半!
“此役過後,海上將再無倭國水師,也不會見到一艘倭國戰船,接下來我軍攻打倭國本土,將不用擔心側翼與後方。陛下,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大勝,論戰果之輝煌,堪稱前所未有,臣為陛下賀!”
李曄對這樣的戰果也很滿意。
雖說付出的靈石、法器弩矢多了些,但將士傷亡並不大,後續作戰也能得到保障。唐軍第一次跨海出征,不少將士都心懷忐忑,倒不是怕了倭國,那還不至於,而是對未知的、不可見的大海與前路,感到有所顧忌,心中迷茫。
而今日一戰後,乾脆利落的勝利,會極大激發將士們求勝求功的信念,在這股意氣面前,些許未知的風險就顯得渺小很多,再也不能阻擋將士們繼續向外征戰。
這種士氣軍心,對一支擔負全新使命,有著全新戰場的將士而言,彌足珍貴。
一言以蔽之,對馬島海戰的勝利結束,讓大唐真正多了一支能遠航,能在大海之外征戰的精銳水師。自今日起,大唐的艦隊將註定了要遠航萬里,拓土開疆,征服域外。
或許有人能戰勝他們,但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他們。
這樣的一支艦隊,哪怕遭遇幾場失敗,只要軍心不失,征伐的步伐不停止,他們就能一直前進,戰勝強敵,稱霸海洋!
帝御仙魔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
嶺南水師在這片海域中已經沒有對手,接下來將士需要登陸作戰,艦隊的法器床弩、投石機,除卻留下一部分基礎戰鬥力量,屆時也要轉移到陸地上去。
“靈石、弩矢雖然損耗過半,暫時也不必擔心供應不上,至少前兩場戰役的需求還能滿足,後續等到新羅的靈石運到,也就不用憂慮這些問題。”
佔領對馬島後,李曄開始跟楊行密商討接下來的戰事安排。
趙破虜率領的十萬兵馬,在攻佔包括後高句麗、後百濟在內的新羅土地後,彼處的各種修真資源,也自然而然落入大唐囊中。
比起戰後的豐富收穫,戰爭階段的各種物資損耗就不值一提這正是戰爭的意義所在,它的本質就是搶錢搶糧搶地盤,掠奪財富。唐軍軍中法器雖然先進,一戰燒掉的錢也很多,但佔領了新羅後,這些馬上就補了回來。
這還只是暫時的,長久統治新羅,只要治理得好,讓那裡的財富就會源源不斷充入國庫,持續增強大唐的國力。
攻伐倭國同樣是這種情況。
“對馬島還是貧瘠了些,人口少得可憐,也沒多少錢糧。”楊行密笑著說道,看起來好像很是遺憾,“要是對馬島能像新羅那樣,擁有那麼多修真物資,我們也省得來回在海上跑。”
李曄不以為然,道:“對馬島雖然貧瘠,卻未必沒有修真資源,留下一批人多方探查一番,無論有沒有收穫,這裡都該仔細梳理。”
楊行密抱拳領命。
其實唐軍在攻佔新羅後,也派了很多修士展開地毯式探查,現在已經發現了兩座靈石礦。這說明新羅這些小國,對領地的利用還是不夠深入,許多資源都白白閒置浪費了。不像大唐,現在漫天遍野都是尋找資源的修士。
“陛下,倭國已經沒有水師,接下來登岸作戰,我們應該選取何處作為進攻目標?”楊行密詢問李曄。
李曄看了他一眼,“你若是有什麼見解,但說無妨。”
楊行密等的就是李曄這句話,制定戰略戰術,這是他這個嶺南水師大將,真正展現自己本事的時候。
他稍作沉吟,娓娓道來:“根據青衣衙門探報,倭國四大島,從南向北依次是筑紫島、伊予島、本州島、蝦夷島。其中本州佔據了整個倭國絕大部分領地、人口,平安京也正是建在本州島南部中心地帶。
“對馬島東對筑紫島、本州島交界處,從這裡出發,可以任意抵達兩地。倭國地形南北狹長,從步步為營的用兵策略上說,應該先攻打最南端的筑紫島,而後佔據伊予島,最後再進入本州島。
“至於北面的蝦夷,也沒甚麼人,不用太過考慮。
“不過臣認為,既然倭國水師已經覆滅,海域就任我王師馳騁,想在哪裡登岸都可以,不必如此拘束。嶺南水師十萬將士,能夠登岸征戰的只是一部分,所以臣認為,我們應該直接攻打本州島,在靠近平安京的黑崎海灣登陸,直取平安京。
“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