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接連大敗,枉費本王真心信任!如今李存孝已經伏誅,傳本王令,夷其九族!”
“得令!”
李克用最後看了李存孝的屍首一眼,用力一佛衣袖,轉身離去。
他猜忌李存孝。一個忠心難辨的兵家大將在他軍中,已經不是臥榻之側有他人酣睡,而是臥榻之頂有利劍懸掛了。
不解決內部隱患,自身都朝不保夕,還談什麼對付外部的敵人?
他必須除掉李存孝。
另外,河東之敗,他也需要一個人來背鍋。
有人背鍋,其他人才沒有過錯。
李克用要讓人知道,河東之所以會敗,會是眼下這個局面,全因李存孝喪心病狂,勾結敵軍裡應外合。
他只是信任麾下大將而已,無可指摘。
如此,眾人才不會去懷疑李克用的能力。
李克用需要三軍將士,需要代、朔、雲、蔚四州的官吏百姓,依然像以前那樣相信他。
他要讓人相信,如今李存孝已死,剷除了這個叛徒,他自然能夠重振旗鼓,像以前那樣屢戰屢勝,克復太原,再定河東!
現在,只待韃靼部援軍一到,他就能反攻李曄!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
然而李克用並不能反攻李曄。因為沒有兵馬。
在李克用殺了李存孝沒多久,衛士剛剛將對方屍體用草蓆裹了,要扔走的時候,去草原韃靼部借兵的康君立回來了。
他身後並沒有跟著韃靼部的千軍萬馬。他是一個人回來的。
李克用在書房接見了他。
康君立一進門就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他的確是一個人回來的,單人獨騎,連衛士都不見。
衛士已經在草原死絕。連康君立本人,也是披頭散髮,滿身血汙,看起來狼狽不堪。
李克用聽完康君立的哭訴,整個人僵在椅子上,雙目無神的愣在那裡。
韃靼部發生了變故。準確的說,整個草原都發生了變故。在大唐天下大亂,李曄發兵攻打河東的時候,草原也是烽火連綿,大戰一場接一場。
每一場大戰,都跟一個名字分不開,那是每場戰爭的勝利者,契丹。
準確的說,是有神教支援的契丹。從東方草原的一步部族,到掃蕩四方,擊敗周圍諸部,契丹只用了短短數年。
而現在,契丹的國境線推到了草原中部,這裡原本是韃靼部的地盤,他們是草原實力數一數二的大部族,現在卻被契丹大軍一戰而敗。
康君立去韃靼部借兵的時候,正趕上契丹大軍橫掃韃靼部。在契丹精騎的鐵蹄下,韃靼部方圓千里之地都變成了血火煉獄。康君立還沒見到韃靼部首領,就遇到了一股契丹精騎。
於是彼此交戰,康君立且戰且走,最終隻身逃回塞內。
“契丹騎兵精銳異常,而且修士比例高得出奇,個個修為不俗,末將帶去的衛隊已經足夠強大,卻莫說跟對方抗衡,連逃走都不能”康君立自知誤了大事,跪在地上連連叩首。然而這事並不能怨他。
說到這裡,康君立眼中露出恐懼之色,“對方領兵的大將十分年輕,修為卻強得不像話,少說也是真人境的實力。迎接末將的韃靼部官員認出了他,他好像叫作耶律阿保機!”
房中靜謐無聲,只剩下康君立不安的心跳聲。燭火輕輕搖曳著,帷幔下的陰影不時晃動,房樑上的黑暗的角落裡好似隱藏了鬼魅,能一口吞下房中忐忑的人。
不知過了多久,李克用猛然站起,卻身子一晃,臉色一陣發黑,忽地一口鮮血噴出,飆了數步遠。
“郡王!”康君立大驚失色,慌忙起身去攙扶。
李克用一把掙開康君立,抬頭悲憤大吼:“天命,天命!這都是天命!”
言罷,他又猛然吐了一口鮮血,頹然倒坐在椅子上。
“郡王!”康君立見狀於心不忍,連忙勸道:“郡王勿憂,就算沒有韃靼部的援軍,我們也能在代、朔、雲、蔚四州招兵買馬。有十三太保在,賊軍就攻不下城池。假以時日,我們依然能夠重振旗鼓!郡王,現在只需從長計議,勝負猶未可知啊!”
康君立不說這話還好,說完之後李克用又連吐了好幾口血。
康君立手足無措:“郡王”
李克用面色慘淡,眼中有了絕望之色:“從長計議,計議不了了十三太保,已經死了”
康君立臉色大變,眼下這個局面,若是沒有李存孝來穩住前線,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