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1部分

事後就不會追責,廉使若能有一些作為,立下一些功勳,事後要讓安王承認廉使的節度使地位,也順理成章。”

秦宗權默然不語,陷入沉思。

吳鉤繼續道:“朱溫攻平盧,無論成與不成,他接下來都要向宣武四面藩鎮下手,以求蕩平中原。到了那時,忠武首當其衝,如何面對有道門支援的朱溫?沒有安王聲援,忠武獨木難支。”

秦宗權點點頭。

吳鉤又道:“廉使有大志向,北取河洛,南下淮河,是必有的謀劃。而朱溫若是做大,廉使的謀劃便無從實現。一山不容二虎,中原之地,除了廉使之外,不應該再有一個強力藩鎮。”

秦宗權眼前一亮,他期待的看向吳鉤:“先生有把握能夠說服安王,跟忠武結盟?”

吳鉤嘴角微微揚起:“事若不成,鉤提頭來見。”

旬日後,吳鉤帶領忠武軍的使者隊伍,離開許州城,自北門出。秦宗權親自相送出城。

明媚的陽光在馬蹄下揚起的黃塵裡翻騰,百十人的使者隊伍堪稱大張旗鼓。服色各異的大小官吏,在甲士的護衛下跟在吳鉤身後,身著勁裝的練氣高段修士貼身扈從。

秦宗權給了吳鉤他該給的底氣,此行要面見安王,隊伍裡還有近十輛馬車,裝載著秦宗權帶給安王的見面禮。

吳鉤回頭看了一眼許州城,彼此相距已經超過三里,秦宗權帶領的官員還在城門前目送。官道兩旁的行人百姓,見到如此陣仗,都向吳鉤投去敬畏的目光,行走在其中的小嬌娘與江湖女修,看吳鉤的眼神也神采奕奕。

吳鉤收回目光,看向官道前方,他忽然笑了笑,談不上志得意滿,但絕對意氣風發。他對自己說道:“出名要趁早。”

繞過宣武,一路北上,經過多日的長途跋涉,吳鉤終於到了太原城近郊。

道旁的小亭內外,許多即將遠行的人,正在和送別的人話別。在這個天色陰沉的上午,離別的愁緒好似格外濃厚,很多人臉上都有了淚水。

吳鉤收回目光,輕輕一笑,心裡唸了一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他看向高峻巍峨的太原城牆,意態勃發。

城樓前的甲士後面,立著一個玄袍飄飛的年輕人,兩人的目光不期而遇。

而這時,有一名白袍劍客,跨著青鬃馬從使者隊伍身旁飛馳而過。

吳鉤陡然神色一凜。無論是站在城樓前的玄袍年輕人,還是從身旁疾馳而過的白袍劍客,都讓他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氣質。一個如君王臨世般霸道無匹,一個如仙人般飄逸絕塵。

“千年太原城,果然人傑地靈。”吳鉤心裡默唸一聲,心裡多了一些敬意。

李曄送完南宮第一回府,處理公文沒多久,就得到下面的人上報,說是忠武節度使周岌的使者求見。

李曄接了帖子,但是沒接見對方,而是讓人把他們帶去驛館。

過了兩日,李曄已經決定動身去成德,在啟程之前,他見了吳鉤一面。

接過秦宗權的信瀏覽了一遍,李曄將書信放在書案上,開始打量站在堂中的吳鉤。

秦宗權的來信言辭甚為恭敬,前面一大半都在吹捧李曄功高蓋世,說他如何欽佩敬仰李曄等等,後面小一半則是說明了派遣使者的意圖。

在這部分中,秦宗權先是把朱溫好生唾罵了一頓,說他以下犯上,禍亂中原,罪不容誅,然後表示願意和李曄馬結盟,共同對付朱溫,還中原太平。

吳鉤自然已經認出來,面前的安王就是前兩日站在城樓前的玄袍男子,面對李曄的打量,他只能儘量站直身子。不過讓他感到意外的是,李曄並沒有用修為威壓來給他一個下馬威。

饒是如此,吳鉤也半點都不敢怠慢,他進府的時候就發現了,府邸內外有無數大修士,整個王府深邃如海。

即便沒有這些修士,吳鉤也得恭恭敬敬,因為他知道,忠武和他的命運,都掌握在眼前這個男人手裡。

在見李曄之前,吳鉤腦海中已經想象過無數遍,今日會面會是怎樣的景象,針對李曄會有的各種態度、言辭,他也想好了應對之法。

然而再度出乎吳鉤意料的是,李曄沒有問許州的事,沒有詰問秦宗權為什麼敢奪取忠武,也沒有斥責秦宗權蔑視朝廷權威,甚至對秦宗權恭敬和送上的禮物,都沒有發表任何評論。

李曄徐徐道:“吳長史學的是哪一派的學問?”

臨行前,秦宗權已經把吳鉤升為長史,算是增加他的出使的份量。

面對李曄這個問題,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