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經此一鬧之後,無論是朱溫等將,還是鄧州城頭的普通將士,都見識到了李曄的霸道手段,這反應出來的,就是李曄勢必要拿下鄧州城的決心。
可以想象,僅僅因為應對霍存不力,蔡州兵就被全軍整頓,那麼官軍其他部曲,在明日開始的攻城戰中,勢必都要出死力,絲毫也不敢懈怠,如此一來,鄧州城將要面對的壓力,可就大了。
這一仗,會很是難打。
意識到這一點,剛剛因為霍存出戰,而是戰意沸騰的鄧州守軍,都感到了莫大的壓力,才高漲沒多久計程車氣,就這樣又再度低迷了下去。
前途堪憂啊。
攻城還未開始,兩軍還未決戰,但是主帥的交手,卻已經進行了幾個回合,並且各有戰果。
在李曄的鐵血手腕面前,感到壓力很大的,不只是鄧州守軍,忠武軍同樣被威懾,就連平盧軍,也都全部打起十二分精神。就好像有人拿著鞭子,在後面隨時準備抽他們一樣,讓他們絲毫不敢大意。
這樣一來,原本還打算趁夜劫營,給官軍制造混亂的朱溫,不得不收起了這個誘人的想法。因為官軍的防範太嚴密了,士卒精神也太好了,冒然劫營無機可趁不說,搞不好還要被反攻一波。
翌日,拂曉時分,李曄已經用過早飯,在聽劉大正的回報。
昨夜他就已經下了軍令,三更造飯,五更出戰。
現在是六月時節,天亮得很早。
劉大正已經將蔡州兵整頓的差不多,有三千剛剛取得大勝的狼牙都作為威懾,又有十五萬大軍在側,整頓進行得很順利,至少今日先登攻城能夠做到。
鄧州城防雖然還只修繕了大半,但朱溫把防衛佈置的很嚴密,最先登城的無疑傷亡會很大,李曄本來無意使用炮灰戰術,但既然王淑找死,他不介意把蔡州兵趕上前去打頭陣,反正削弱的也是秦宗權的力量。
日出之時,李曄帶著一幫幕僚,登上高達十丈的望樓。
第十八章 攻城(1)
望樓比城牆還要高,所以能看清各處的戰事,也方便李曄捕捉戰機,調兵遣將。
連營在望樓後面,望樓前是整齊列陣的十萬大軍。當然,李曄這面城牆外,只有五萬兵馬左右,但也鋪陳出去很大一片,覆蓋方圓數里大地。視線越過城牆,李曄同樣能夠看到另一端的官軍大陣。
在三面鋪陳開的官軍大陣面前,鄧州城反而顯得很小,就像是大海中的孤島。
大陣佈置很有講究,步軍小方陣組成大方陣,大方陣兩翼則有騎兵護衛,又是連線成片,最終形成鐵甲海洋。
大方陣之間有大通道,小方陣之間有小通道,一是方便傳令兵賓士傳令,而是彼此部屬劃開界限,行動起來互不影響。
各個方陣中,盾牌手在前,長槍手緊隨其後,再次是弓箭手。至於橫刀大唐的軍隊,每個人都帶橫刀。
李曄負手而立,不時摸出摺扇,在胸前輕搖。
今日的第一個戰鬥任務,是填平護城河。
其實朱溫在攻打鄧州的時候,已經把護城河填平了,這段時間日夜趕工,也只是挖出了壕溝,距離恢復本來面貌,還差得遠。官軍已經準備好了裝著土的麻袋,負責填壕溝自然是蔡州將士。
隨著李曄軍令下達,震天動地戰鼓聲敲響,前面的方陣中開始移動,看著就像海洋分了一片湖泊出去。速度並不是很快,煙塵卻已經在腳下瀰漫,從李曄的位置看下去,有點像螞蟻搬家。
接近到鄧州守軍弓箭射程後,城牆上潑灑出一片片烏雲一樣的箭雨,箭雲在半空滑過一道弧線,落進官軍大陣之中。
這個時候,官軍大陣已經開始全部賓士,前面的人頂著盾牌往上衝,後面的人冒著身子跟進。最後在壕溝前停下,拖著麻袋的將士便衝出來,把麻袋扔進壕溝裡,再跑回來。
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都被利箭射中,不過真正倒地的不多,官軍將士甲冑精良,利箭要射穿鐵甲並不容易,除非射到縫隙裡,要不然還要鐵甲幹嘛。
而射穿鐵甲的利箭,要射進皮肉,進一步傷到臟腑就更難。在這個距離上,弓箭威力並不是那麼大,只有倒黴的,被射中面門、脖頸、大腿,才會倒下。其餘的就算中箭了,也沒人趴在地上哭爹喊娘,該幹嘛幹嘛。
隨著戰事進行,奔跑的將士,大多身上都插著幾根箭矢,但他們行動依然敏捷。到了沙場上,輕傷不下火線是基本要求,身著鐵甲的時候,更是連包紮的時間都沒有。
那些自持悍勇的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