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部分

自保,可要知道的是,他是一國之君啊,他一指訣龍幹掉一隻千人軍隊都沒問題,可是皇庭中的百姓呢,也跟著遭殃嗎?

訣龍指的威力可是不分親疏的,範圍之內,管你是人是還啥,統統灰飛煙滅夷為平地。

前面說到另一個辰王,沒錯,這天下只有一個辰王,且也已經被堵在南地根本出不來。但要知道的是,和他一樣的諸侯王可是還有兩個呢,特別是梁王,此人心機比不上辰王,兵力比不上辰王,但他的野心卻從來不比辰王差。

如今青霄皇同時發兵南地和西方之地,便是連負責保衛皇城的青龍衛都給調出來,皇城空虛,正好是梁王起事的大好時機,他雖沒有什麼雄才大略,但這點眼光終歸還是有的。

另外,不提皇城如何,且就只說這三萬青龍衛,青霄皇一怒好說,但把不顧他們生死的“發配”到這裡,難道就不讓將士們心寒嗎?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心寒無法避免,連於神照這種曾經忠心耿耿的大將都有了微詞,更何況別人了。

要知道西方之地現下的局勢簡直就是一面巨大的沼澤,沒有二十來萬性命根本填不平,即便換算成玄修,恐怕也得萬餘眾才能和陰火活死人抗衡一下。

當然了,和佛宗聯手的話能夠有效降低傷亡,可是如果那樣的話,站在青霄皇的立場上,他不是白忙活了嗎,還不如一開始就出兵還能贏得百姓的好感。

搞到現在,佛宗的名聲還未坍塌,皇庭出兵又如此之晚,既不能收買人心,又不能與佛宗做出有效對比,最後還得靠著人家佛宗才可以降低傷亡,圖意什麼呢。

所以說於神照心生怨詞,所以他才覺得青霄皇不復之前賢明,而這一切的原因,則都被他歸咎在朱熙自盡的事情上。

對此,楚尋不敢保證,但他覺得可能性非常之大。朱熙生前再怎麼鬧也就是鬧而已,她的胡鬧害死了多少人也只是平民百姓和三軍將士而已,歸根結底,那都是和青霄皇沒有血緣關係的存在。

有句話叫愛民如子,但這句話純屬放屁,自古無數帝王,他們愛的從來都不是人民百姓,而是自己的位置,聰明的對百姓好點,因為他們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聰明的更是向來不把百姓生死放在眼裡。

還有句話叫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放眼古今,哪個天子真的跟庶民同罪了,他們若是幹了什麼醜事不小心傳滿天下,解決的辦法向來都是假裝痛心疾首,假裝非要按章辦事,最後卻是眾多大臣勸來勸去,“逼於無奈”來了個以龍袍代替。

這種事,楚尋絕對替個屁啊,一件袍子能代表什麼,就說不想死得了。

如今青霄皇也是如此,在此之前,朱熙一個胡鬧害的朱佲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他好像很悲傷,立刻就發動大軍親征南地,可他真正的悲傷所來是因為十萬大軍嗎?

甚至說,他壓根就沒有悲傷,他只是焦急於朱熙落到了辰王手裡,而他對那些戰死計程車兵的感情,也完全就是一種百姓糧倉裡的糧食被耗子偷走了的相同的感覺。

現在更是如此,朱熙自盡徹底把青霄皇的面目暴露出來,愛民如子不是嗎,怎麼朱熙一死,他就被刺激的沒了分寸,親手把三萬青龍衛禁軍送上末路,為的是什麼,無非不就是洩一洩心裡的火氣麼。

當然了,在還沒有徹底搞清楚情況之前,直接這麼給青霄皇定義還是有點有失偏頗,可就算這件事楚尋想錯了,他誤會青霄皇了,後者是必有隱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青霄皇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且不只他,萬古無數帝王,壓根就沒有幾個真正能夠做到愛民如子的!

所謂一將成萬骨枯,哪個王朝的建立不是伴隨著血流成河,死去的戰士值得尊敬,坐上王位的也肯定是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話說回來,成為王之後他所得到的,與那些戰死的英雄們,真的能夠匹配嗎?

當初戰士們在戰死之時的願望,會是天下一統?

顯然不會的,他們是為了子孫後代能有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能讓還在活著的親人子女安定的生活下去。

也許開闢王朝的大帝起初也是這種想法,但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就變了質了。

後宮佳麗三千人是誰們,錦衣玉食宮宇殿閣是誰們,天底下最好的物資和環境是誰們在享用,至高的榮耀萬人叩拜是誰們在享受,一個不順心就可誅滅任何人九族的霸權是誰們手握,難道是那些打生打死的戰士?

毫無疑問,不是他們,而是坐在龍椅高高在上的皇帝們。

愛民如子,好一個愛民如子。試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