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鷹調整飛行形態,兩手挾袍合掌放於前方,飛袍後襬則撐得有那麼闊便那麼寬,頓成尖錐狀的三角形。更精采的是兩腳非是伸得筆直,而是屈曲,一伸一縮,飛袍下襬如鼓風機般,送出魔氣,急緩隨心,化為動力,迅如鷹翔魚落。
以這樣的速度,仍要一盞熱茶的工夫,鳥妖方在眼下開始擴大。
鳥妖別過頭來看他。
就在此刻,悠長的一夜終成過去,曙光初現,天色轉明,晨光映照裡,瞥一眼後目光移返前方。
龍鷹清楚看到他的神情,臉上掛著一個詭異的笑容,頗有全不把銜尾追來的龍鷹,放於眼內的自信。
龍鷹是明白的。
在地面,追上就是追上,餘下是動手、不動手的選擇。
在廣闊的高空,完全另一回事,剩是鳥妖往下俯衝,隨時可拉闊距離,龍鷹卻沒法留住勢子,變成過猶不及,飛過了頭,自己幫忙遠離對方。除往下去外,可藉風改向,而他若想改向續追,須看風勢做人,難度頗大,遑論掉頭去追。故空中追逐,絕對有利逃的一方,追者反被牽著鼻子走。
此一想法仍在腦袋轉動的當兒,果然鳥妖雙翼伸展,又朝左傾斜,鳥衣鼓震聲中,竟然往左升上去,拐個大彎,乘著東北刮來的長風,迅疾無倫的往西飛。
鳥妖的兩頭獵鷹,自離開峰頂後,不離不棄的在高上數十丈的空中,伴主飛翔,一派早習以為常的姿態。
此時風勢減弱,層雲壓空,但依然長風陣陣,比早前猛烈的風勢,更適合飛翔。
龍鷹憑其感應,知現時所處高度,比高峰的起步點,低了至少六百至七百丈,可是鳥瞰下方飛快往後倒退,前仆後繼、此落彼起的崇山峻嶺,離下面最聳拔的山峰尚有三百至四百丈的遙闊距離,從而測知正不住朝青海高原下的大漠從南至北的斜飛而下。
愈接近地面,給往下扯的力道愈大,若不是飛出高原的邊緣區,早須著地,此時則仍大有迴旋的空間,讓他們做長時間的凌空追逐。
寒風襲體下,保持體溫是吃力的任務,內功底子差一點的,肯定給凍僵。以龍鷹之能,不時須行氣活血,方可避凍災。
鳥妖卻似沒這方面的問題,其穿著當有抗冷的奇效。
雙方距離、高度倏地擴闊四至五倍後,龍鷹方迎接到一股較強的風,一般的飛翔手段再不可行,必須出奇制勝,方有可能再一次趕近飄忽若神的空中鳥妖。
他首先作出判斷,鳥妖最後的目標方向,肯定是高原北面下、陽關以西的大漠西域。
鳥妖比任何人都清楚,追到天之涯、海之角,龍鷹也鍥而不捨,在現今每飛愈下的形勢裡,只要降落點是在高原下的某一地點,又比龍鷹遠上十多二十里,一旦他以獨門心法催發體內潛力,龍鷹將只餘在後方吃塵的份兒,還可憑諸般奇技,擺脫龍鷹。
而龍鷹自己知自己事,實不可能永無休止的追下去。
計算距離,北面已可隱見山嶺盡處,越過後就是高原北面的平野荒漠地帶,時間無多,此時鳥妖乘風升高,正是為最後的飛降做準備,朝西飛,乃誘龍鷹追錯方向之計。
從高峰飛到這裡,基本上是逆風而行,動力來自朝高原下俯衝,再以側旋側飛捕捉從西北或東北吹來的狂風,或兩風互激下產生的氣旋,對飛技的要求極為嚴苛,稍有錯失,可給吹回頭。
龍鷹狂喝一聲,飛袍卷裹身體,登時失去飄浮的憑恃,頭下腳上的朝下方的峰巒直插下去。
忽然天地蒙茫。
雪粉又填滿天地。
第十五章 疏而不漏
萬物波動。
際此成敗系乎一線,龍鷹的“長遠之計”危如累卵的一刻,他的魔種被險惡的形勢推上“激發態”,破天荒第一次,掌握著置身廣闊空間上下八方複雜無倫的能量波動。
每一個風向、風與風間的互動、鳥妖本身和周圍的能量狀態,無一不以波動的形式,鉅細無遺的展現在他道心的版圖上。
雖然,感應只能持續眨幾眼的光景,已足讓他尋得解局破局之法。
以往的感應,直至飛到這裡來的前一刻,他的感應是單向的,只能覆蓋某一目標範圍,特別在地面上,更被囿困於平面的侷限性上。如此時般,對整個廣闊至似無窮盡、立體的龐大空域,是前所未有的動人經驗,顯示出魔種無限的潛力,也惟有如此,方能於此特殊的情況下,知彼知己。
急插十多丈後,龍鷹四肢箕張,飛袍鼓脹,拂拂作響,同時提氣輕身,剛好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