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高麗、西域,並且採三家之長而成就的大宗師境界,從林志寧放鬆的姿勢中,找尋不到半點破綻,也更找不到他氣機的薄弱之處,那麼面臨的,絕對是一場非常艱苦的大戰。
傅採林緩緩拔出長劍,陽光照耀下,光滑的劍身,沒有絲毫的閃光,只有一層像是流動的水色一般,溫潤卻又攝人心魄。
林志寧能感覺到,隨著傅採林拔劍,他身上的氣勢在匯聚,他的意志,他整個人跟劍合為一體,慢慢顯露出神采。林志寧並沒有動,他等待著傅採林出劍,等待著這蓄勢而出的一擊,是何等的風采奪目。
長劍自鞘中緩緩而出,長劍同劍鞘之間沒有半分聲響,可見這劍在傅採林手中有多麼穩,長劍出鞘的剎那,才發出“嗆”的一聲,這一聲乾脆,卻也悠遠。隨著聲響,傅採林的氣勢達到頂點,而那柄剛出鞘的劍,已經抵在林志寧咽喉處。
不可思議的快,難以置信的快,從極慢到極快,彷彿根本就沒有變化,彷彿先前傅採林拔劍,本就是個幻影,而劍本就抵在林志寧的喉嚨上。而那一聲劍鳴,也像是善意的提醒林志寧,劍以至,是時候做出應對了。
傅採林根本就沒想過這一劍有多大的作用,這突如其來,這快速絕倫的一劍,竟像是傅採林同林志寧打個招呼。而林志寧的應對也像是在配合傅採林一般,劍尖所指的林志寧逐漸消散,竟然是個幻影,而林志寧真身,卻在離劍尖剛好一寸的地方,再次匯聚。
林志寧的應對,讓傅採林心裡也暗暗稱讚,這是在是妙到豪巔的身法變幻,也是最妙不可言的應對選擇。他這試探性的一劍,自然沒有及遠的的劍氣,一切勁力都收斂在劍身之中,而林志寧退的這一寸,卻是剛剛好的一寸,讓他的後手,不是那麼順暢的使出,也使得林志寧不管是繼續防禦,還是出手還擊,都能從容應對。
心裡微不可察的點點頭,嘆息一聲,中原武林,俊傑何其多也,就再也沒有了雜念,精神貫注,凝神與林志寧爭鬥起來。
卻是林志寧剛剛匯聚的真身,再次在他眼前消散,彷彿他看到的,仍舊是林志寧的幻影。這一次,林志寧沒有再次躲閃,他已經欺進傅採林身前,一隻手掌不知不覺撫向傅採林肋下。
林志寧這一招很詭異,他的手掌看起來並不快,而且很輕柔,像是情人輕撫愛人的身軀一般,那般溫柔,難般輕巧。
傅採林卻不敢讓這一掌撫在自己身上,他心裡清楚,那輕柔,那緩慢,都不過是凝重到了極點,快到了極點而產生的幻象罷了。
身體微微晃動,長劍變幻方位,微微流淌的水色,像是匯聚成了波濤洶湧的大江大河,劍身更是看上去彷彿指向了空處。
林志寧再次化作虛影,那情人般溫柔的一掌,也似消散無形。卻是他知道,這一招終究還是不能繼續下去,否則,就是更好正中傅採林下懷。棋局已然偏轉,他擊向傅採林肋下的一招,已然變作邊角的糾纏,而傅採林擊向空處的一劍,已經化作屠龍的手段,若是自己一意孤行,那麼自己這條大龍,就會被傅採林輕描淡寫的一劍,給削去龍首,在無力迴天。
若說林志寧從魯妙子那裡學到最差的,莫過於棋藝,他原本就不善弈棋,即使隨著魯妙子學習了一年之久,這弈棋之道,他也最多靠著自己精神強大,勉力算計。此時碰上傅採林這個將弈法化作武功的高手,自然不能以己之短,攻敵所長。
但不善弈,並不代表他不懂,也不代表他的武功差,他前番應對,只不過是想要看一看高麗宗師的手段,雖然落入傅採林的節奏,但他仍有翻轉的法子。
第八十七章高麗,亡
隨著林志寧再次化作虛影,傅採林真正感覺到了麻煩,也更加艱難了起來。
如果說先前林志寧那幾下應對,他還能將林志寧拉入自己的節奏中,以天地作棋盤,以林志寧以及手中劍為棋子,他甚至略佔上風。那麼林志寧化作虛影之後,一切已都發生了變化,他再也無法舒暢的保持節奏,甚至失去節奏。
在這個天地的棋盤中,他的手中劍,碰上另一個廣袤真實的世界,一個比這天地也不差分毫的天地,他的劍,如何還能對弈過另一個天地。
他越大越感覺憋屈,越大越感覺無力,即使他劍上的光彩甚至能夠照亮整個世界,甚至能夠改過天地的風采。
他感覺自己越加像是一個渺小的生靈,林志寧像是這個天地中,時時高懸天空,照亮世界的太陽,他連這大地之上的沼澤,山川,河流,甚至風雨雷電都應付的很困難,如何還能夠對付得了那高懸天際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