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這麼大的火氣,老僧不過是一介苦行的行腳僧人罷了。只不過林檀越卻是誤會老僧了,老僧看你二人都是人中俊傑,不忍你二人有所損傷,才出言勸解一二。不過那位施主卻是遭了無妄之災,若不是林檀越打斷,讓那位施主自行開悟,說不得,不但能彌補心靈破綻,更能明悟一些妙理。可惜了,阿彌陀佛。”
林志寧看著這個說完之後,就低垂眼簾,像是真心誠意,滿懷慈悲善念的老和尚,心中的怒火,陡然高漲。
他當然知道,這般下去,以石之軒的天賦才情,有很大的機會,能夠自然醒悟。但那也要看在何種情況下,有老和尚的精神異力干擾,石之軒最後若是領悟,不外乎兩種可能:要麼,被佛門度化,成為佛門的打手,或者只知道青燈古佛的枯槁老僧;或者殺戮等邪念充斥心頭,徹底變成一個只知道霍亂天下的魔頭。
他的私心雜念沒有成功,卻反而將罪責推到林志寧頭上,沒看到石之軒臨走掃視了一眼林志寧麼,那就是石之軒自己心裡也清楚,若是沒有林志寧那一聲喚醒,那兩種結局,都不是他想要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林志寧突然仰天大笑,笑聲越來越高,其中的憤怒殺念也越來越盛。
老和尚低眉垂目,手中捻動念珠,嘴裡念著經文。須臾,林志寧停下笑聲,面色沉肅的說道:“老和尚,你既然苦苦修行,卻不得功德圓滿。今日我就大發慈悲,送老和尚一程,讓你早去西天侍奉佛祖菩薩罷。”
說完,順手一掌,那老和尚不閃不避,徑直受了,臨死,臉上都是慈悲,都是憐憫。
林志寧卻是滿心厭惡,對這些佛門子弟的惡感更甚,隨著一道風吹過,老和尚屍體隨風而散,地上留下幾個光彩奪目的舍利。
林志寧看到地上的舍利,並不感覺奇怪,以這個老和尚的精神修為,結成舍利在正常不過了。但林志寧卻餘怒未消,這般苦心算計,單單殺了他,實在太便宜他了。
俯身撿起舍利,這舍利堅愈金石,更是流光溢彩,也不知道老和尚修行多久,林志寧嘿嘿冷笑,手指加力,這堅不可摧的舍利,竟然在他手中,化為糜粉。
毀屍滅跡之後,林志寧竟似嫌惡一般,拍拍手上並不存在的灰塵,也離開了這片地方。
一場激鬥,一腔熱情,被一個老和尚徹底敗壞,林志寧也已不打算再去驚擾石青璇,她的安危已然解除,破綻更甚的石之軒,必然再也不會想要殺子證道。而有石之軒攔路,林志寧也必然聽不到石青璇天籟般的蕭音。
既然強求不得,不如寄情山水,總有一處感動,一處玄妙,讓林志寧精神痊癒。
第六十八章相逢
同石之軒一戰,林志寧身體受了一些小傷,精神也被老和尚算計,拖延了痊癒的時日。莫名其妙的一戰,虎頭蛇尾的結束,林志寧除了見識了不死印法的精妙,最大的收穫是,經過此番映證,八卦掌法已經能夠讓他持之以橫行天下。
從連城訣世界開始,他依仗養生八卦自己摸索,到民國宗師迭出的時代,向八卦名家請教,再到這個世界,持之於天下高手爭鋒,這一套掌法,已然被他推演到頂尖武學的層次。
離開了同石之軒大戰的戰場,林志寧一如往常流連在美景之中,以天地自然的造化修養精神。同時,他也相信,那老和尚絕不是一時起意,一定還有同夥,他遊蕩在這片土地,就是想要看看,老和尚的同夥是什麼人。
佛門的斂息之術確實不凡,不管是悄悄逃離,還是幫著老和尚的本就是普通人,林志寧在成都轉悠了許多日,再也沒有發現身具佛門氣息的人物。
或者那些小卒還不被佛門看在眼裡,只不過是個棋子而已,林志寧終於還是沒了耐心,不再四處找尋,如果他們夠膽,日後還會找上門來,倒是新仇舊賬一起算就是。←百度搜尋→
不得不說,胡教佛門蠱惑人心方面很是擅長,自見到過那個老和尚,心慕佛門的隱士漸漸多了起來,讓林志寧乘興而至敗興而歸,再也沒有了前些天的興致。
站在一處幽林的一株參天大樹上,林志寧隨著風兒,在一顆樹枝上輕輕起伏,回首望著成都。
此行有收穫,也有遺憾,有可以高談闊論的隱士高人,也自然少不了煩人的蒼蠅,不管如何,成都之行,也該到此為止了。
至於那山間的精靈,蕭藝精絕的仙子,日後能見到自然好,見不到,也就留個遺憾吧,何必強求,林志寧心裡酸溜溜的想著。
其實不是他不想找尋,而是這些天只碰到些佛門居士,敗壞興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