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這倒不是說方青山比老子還要厲害。
而是因為,老子等人乃是先天大神,一化形,便有大羅金仙的修為。
雖然高屋建瓴,創造出來的功法很是玄妙,但是地仙之下的凡人境界,顯然不入他們法眼,並沒有用多少心思,雖然同樣厲害,但是卻不接地氣。
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天下沒有最強,最好的功法神通,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神通功法。
而諸天證道訣就是方青山苦心孤詣,最適合自己的絕技。
諸天萬界,修行境界各有不同。
永生世界,是從肉身,到神通,再到長生,再到仙境。
武墓世界則是分為蛻凡境、血海境、開竅境、法相境、真靈境……
永恆世界另有:神海境,命竅境,命圖境,法相……
但是總的來說,卻是殊途同歸的。
方青山因為借鑑太清仙法以及當初和燃燈交換定海神珠,得到的紫霄宮秘傳,黃庭經的原因,卻是走的洪荒的路子。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反虛,煉虛合道,之後便是散仙,地仙……
根據方青山創立的諸天證道訣,因為他修煉的是五行之道,所以地仙之下的五個境界,便是分別要走上一條五行之路,然後五行歸一,便是突破地仙的時候。
煉精化氣,修木屬性法力,感悟木屬性奧義。
因為木溫和,而且生機勃勃,最適合打基礎,修開端。
接下來就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
煉氣化神點燃木屬性,轉修火屬性法力,感悟火屬性奧義,煉神反虛再滅火而生土,修土屬性法力,感悟土屬性奧義,煉虛合道以土蘊金,脩金屬性,散仙以金生水,修水屬性。
當然,如果有特殊體質,靈脈,根骨,比如九陽之體,也可以不按照這個來,可以先修火,其他高屬性也是一樣。
至於地仙之後,其實依然還是重複這個過程,不斷的加深,對五行的理解,只不過這個時候,修煉的就不是五行奧義,而是五行法則了。
地仙,天仙,真仙,玄仙,各修一脈,金仙的時候,便是五氣朝元,金性不朽。
至於金仙之後到底如何修煉,那就只有等方青山修煉到這一步的時候,再來推演了。
現在即便是推演出來,也不過是空中樓閣,完全沒有絲毫用處,破綻百出,畢竟他的境界在這裡擺著。
接下來,方青山要做的便是散功重修。
這將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
散功和被廢其實都一樣,只不過一個是主觀行為,一個是外力作用。
但是不論哪種,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散功最容易出現的事情,身體習慣了真氣,靈氣的孕養,散功時一個不巧,就會出現不適宜。而引起死亡。
好在散功到底和被廢有所不同。
為了散功,方青山專門推演了一門功法。
可以徐徐的逸散,而不是如同洪水開閘,江河日下。
而且這些逸散的法力也不是消散在空氣中,方青山卻是用鎖元之法,將他們全部留在了身體之中。
只不過這些法力不走經脈穴竅,而是注入肉身皮膜之中。
煉體,還是練氣,修靈,還是修肉……
很多時候,便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但是到了一定境界之後,單腳走路,會越來越慢。
而如果開始就雙腳走路的話,雖然基礎更加牢固,但是耗費的時間對一部分人來說也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所以,這就是一個取捨的問題。
不過,對於方青山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問題。
他都散功重修了,為的是什麼?還不是要將基礎打得更牢,自然不會單腳走路。
煉體練氣兩不誤,而且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諸天證道訣之中,可不只是練氣的法門,煉體的法門,神通,法術,秘法,甚至配套的法寶,陣法,丹藥也都是應有盡有,可謂是包羅永珍,乃是一門修真百科全書。
這可是方青山的立道之基,又是菩提木,菩提子,又是智慧光環,慧劍的,還逆轉時空,大夢千秋,耗費了這麼多,忙活了這麼久,要是隻是單單一門練氣法訣,何至於還要感悟其他神通法術,修真百藝。
“接下來,便是散功重修!”
方青山在創出諸天證道訣之後,並沒有立馬散功重修,而是休